听说今年春节,中原油田文化宫那边又热闹起来了。和母亲约定好的,正月十五晚上带她来看花灯。
不到七点,我们来到油田总部办公楼的北广场。没想到那里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们幸福快乐地沉浸在繁华热闹的火树银花的世界里。东南面的高层酒店浑身上下被彩灯装点的银光闪闪,色彩斑斓;油田办公楼好似穿着乳白色婚纱的少女带着金黄色的桂冠,金碧辉煌,庄严肃穆;高耸的电视塔以及西南面的通讯塔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此时此刻,满眼望去,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是光彩夺目、不同形状色彩各异的花灯,让人觉得一派民富国强的盛世景象。
母亲边看边说真好,就是不知道你三兄弟那里挂不挂灯。我三弟在中原油田的一个外部项目部上班,一般春节和十五都得坚守岗位,不能回来。我说他们那和咱这一样,应该都有好看的灯。母亲问小宇那有没有这样好看的灯。小宇是母亲的孙子,现在某空军部队服役,听从党的号召,留在部队过年。我告诉母亲军队会有更好看的灯。母亲听了很满意,说那就好,那就好。
母亲环视了一下,仰望一下苍穹说:“小时候你们看的那灯,跟现在的没法比喽!你还记得吗?”我记得。我能记住那时的花灯是用一些小煤油灯做成的,有钱人家用一些长条凳从下一层一层往上摞,然后把灯按照大小不同图案摆放到长条凳上。母亲听我说完,夸我记性好。母亲说她那时一年最盼望就是大家一起准备花灯,长长的花灯在地上摆一溜,像长长的火车道,亲人就快从胜利油田回来了。那时当石油工人很苦很累,不像现在啥都进步了。母亲说父亲是累病的,没有福气,如果活到现在多好呀!我的父亲是名老石油,从部队转业到胜利油田,然后参加东濮会战留在中原油田的。
是啊,一个中原油田普通的职工家庭,三代军人,三代石油人,过节时老人感慨颇多也很正常。身边的花灯,璀璨夺目,相互辉映,看看阴冷、没有星星和月亮的天空,再看看人们脸上洋溢幸福自信的荣光,满写着龙城油田必然再度辉煌。
再回首,咱们石油人,多少人多少次背井离乡,离开了家园,又营造了家园。如今白驹过隙,只见孩子长大,父母泪染白发,不见我们干劲松懈,豪情递减,为什么?因为我们忘不了那颗初心,放不下那份牵挂!(中原油田 杨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