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首页 石化文苑

母亲的火把

2022-04-0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母亲今年已81岁。每天,她迈着矫健的步伐,早早到小区公园内晨练,然后独自一个人去超市买菜,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屋洗衣服、阅读书籍、做午饭,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有条不紊,富有生活规律。很难看出,前段时间她刚从一场大病中挺了过来,迅速恢复健康。

2010年,77岁的父亲脑卒中卧床不起,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只能靠鼻管喂食。整整六年,母亲毫无怨言,日夜陪伴在父亲身边,喂食、喂药、翻身、洗澡......陪着父亲走完83年人生。父亲走后,医生预判,母亲经过这么长时间高强度的服侍病人,很难挺过两年。可事实上,他的判断完全错了,依靠每天坚持锻炼和寻医问药,母亲现在仍坚强地活着,可见她的生命力有多少强大。

母亲是福建龙岩人,15岁便和外公到漳州的县城打工,经历物资匮乏时代的艰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年仅19岁的她参加工作队,被委派到偏远的乡村开展社教工作。到村里,她住在最贫困农户家中,与贫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她经常走村串户,了解基层干部作风情况。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她经常翻山越岭,深入穷乡僻壤,了解民情。每天,她手握一支和她差不多高的火把,把它当成拐杖或防身武器,行走在乡间。夜幕降临,她点燃火把,用双手高举,独自一人走进深山老林,踩着腐烂的落叶,艰难地翻过山岭,最后安全到达目的地。母亲的勇敢为她赢得了荣誉,由于肯干、苦干和认真,她赢得了组织的肯定,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母亲的火把也陪伴着我,照亮我人生走过的每一段夜路。每当工作和生活出现各种不顺心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的火把,然后就有了勇气,最后咬紧牙关,一个接一个地克服困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年纪轻轻且从未走出家门的我获得了一次到境外工作的机会。母亲送我到长途汽车站,一路上,我期待着母亲能给予更多温柔的安慰和鼓励,但母亲默不作声,我能感受到的只是她坚毅的目光和自信的眼神。在境外工作期间,我遇到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人生地不熟、同事的误解以及工作的各种不顺心。我想打退堂鼓、准备当逃兵。母亲来了长途电话,分享她的火把故事,点燃我继续工作和生活的勇气。母亲的火把也让我完成人生的一次大挑战,经历了一次艰苦的磨练。

我已到不惑之年,此时,公司人员精减,任务加重,我的工作压力陡增。夜深人静,寒风凄冷,我还在公司加班中。面对办公桌上一叠叠文件、一堆堆报表和一份份宣传报道材料,我心里开始埋怨起来,这难道是所谓的中年危机?怎么有这么多的工作任务?而且生活也一点不轻松,孩子尚小、巨额贷款买房,各种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冷汗直冒。

寒夜里,我关掉办公室的灯,想独自冷静下来。黑暗中,我隐约感觉到一只火把在眼前点亮,慢慢感受到它的温暖,对了,这是母亲的火把!

母亲的火把再次照亮了我,让我有了再次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量。我想,母亲的火把已开始长驻在我心中。(福建石油 吴伟东)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