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紫荆山加油站已有月余,在这里经历了从深秋到冬至时分的气候转变,现在已是寒气肆虐的时节,但在这加油站的一隅,仍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站长告诉我,往年暖春,还会有不愿南飞的候鸟在此扎窝,这一方小天地,便是环卫工老杜创造出的“元宇宙”了。
老杜是金水区的环卫工人,他负责城北路以北、东里路以南、紫荆山路以东、城东路以西这片街道的环卫工作。他的小宇宙里的绘画,是前几年老旧小区改造时,他向工作人员要了点剩余染料,自己进行的创作。第一次见到他,是我保洁值日那天,我去后院拿个扫帚的工夫,他已经把站内加油区的落叶打扫干净了,等我回来时,他只留给我一个橙色的背影。我很感激他,便把这周积攒的玻璃水空瓶放在他的小宇宙里,以示感谢。
后来经过与老杜的交流,了解到老杜是南阳邓州人,少年时接触到上山下乡的知青,从知青那里读到了丹纳著的《艺术哲学》,傅雷译本。丹纳对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艺术为代表的西方艺术演变历程的论述如一道闪电划破少年封禁的思想。艺术产生需要时代条件,少年老杜就想捕捉那个时代的辙影,汇聚成钢铁洪流时代的特色艺术。
后来老杜南下广州学习绘画,在广州他接触到了扬凡艾克、乔尔乔内、拉斐尔这些大师的油画著作,其深受震撼,由此更加努力学习,老杜的付出博得了一个去北京科班院校进修的机会,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每每说到这,他眼里总是会露出些许遗憾。
他说那时《芙蓉镇》这部电视剧风靡全国,在知道有去首都的机会后,他每每都会幻想在北京街头偶遇到刘晓庆。果然,哪个时代的少年郎都一样!我问他幻想中的偶遇场景是怎样的,他说就是有一条像城北路的街道,道路狭窄且两边法桐排列整齐,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斑驳地洒在地面上,街角的书店前躺着一只慵懒的大黄狗,刘晓庆身着一席碎花长裙在书店里寻书,最终,他们俩的指尖停留在同一本书上......
但生活永远不能像电影般美好,回到家乡后,他在一家印刷厂工作,再后来,厂子也倒闭了,他尝试过多种职业去承担家庭的花销,生活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过来了。好在老杜儿子足够争气,大学毕业后考上郑州一事业单位,娶妻生子,也算在郑州站住了脚跟。可儿子儿媳的固定薪水应付起房贷以及小孙女的花销也是捉襟见肘,想着补贴家用,老杜选择了这份职业。虽然辛苦,但每月四千的工资也能让老杜在歇息抽烟时露出笑容。
时间随着凛冽寒风一路疾驰,很快就到了冬至。这天我下了夜班,参加完大扫除后已是饥肠辘辘,但跑了附近的两个饺子馆,拥挤程度堪比孟买乡村公交车,我只好在超市买了两袋速冻水饺,自己动手解决旺盛的饺子需求,在加油站外,我碰到了正要吃饭的老杜。他今天的午饭很简单,两个馒头和炒白菜,他解释说今天过节,还要去其他街区重点打扫,时间紧任务重,就简单吃一点。我邀请他一起吃饺子,一番推脱之后,还是一起进来煮饺子。
凉水沸腾的过程对于两个饥肠辘辘的男人来说相当漫长,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安静,老杜率先开口,讲起他家乡的饺子。老杜说他家乡最好的饺子莫过于水塔清真寺旁的牛肉水饺,那是邓州饺子界的招牌了。南阳盛产黄牛肉,水塔水饺就以新鲜屠宰的牛肉为原料,选肥瘦相间的肋眼部位,将其剁馅,大葱切末,只取葱白,放入肉馅中,搅拌时少量多次放置姜蒜水,调味料只需要盐和少量烘焙过的花椒面,这便是最原汁原味的水塔牛肉水饺,吃时要注意里面滚烫的汁水。讲到这里,我俩都咽了咽口水,腹里馋虫作祟,像是在胃里挠痒痒,恰如其时,速冻水饺饱满的漂在水面上,我俩赶快将其捞出,大快朵颐起来。
冬至过后,很快便进入了新年,对新年的喜悦向往还没持续太久,疫情却不期而至,往来的车流量小了很多,而疫情防控、站点消杀也成了我们每日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老杜所在的环卫班组也肩负起附近机关单位街区的消杀工作,开始进行封闭管理,每天的见面机会只有他开着消杀车来加油的时候,但就算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加油时间,我们仍然会相互鼓励,争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出份力,多发份光,帮助我们的城市尽快好转。
经过两周各界人士同心协力的贡献,疫情终于好转,管南社区解封的那天,下起了大雪,我出门时街道上便已银装素裹。当来到站上,发现一袭橙衣矗立在进出口打扫积雪,我便知道老杜回来了。
年关临近,我准备送老杜一份新年礼物,感谢他一直以来都在帮忙打扫卫生,以及对我平日里的激励。我带他来到书店,把他领到艺术绘画专区,看到他眼神里的渴望与专注的神情,我知道我的礼物没有选错。
老杜已年近古稀,但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对于艺术的纯粹向往,或许生活的重担已经让他有些佝偻,但他仍然用自己的那份纯粹点缀着自己的生活。我不知道当我向老杜这般年龄时内心里是否会有这种纯粹,但我知道,老杜心中那充满希望、积极的火苗,任生活浪打依然乐观的火苗,在我心中也已点燃。
大年二十九,除夕夜,我和老杜都要值班,他本可以请假回老家,但他笑了笑说,在郑州其实也挺好的。下午时分,老杜的老伴和小孙女过来找他,等着他下班,一家人回家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抱着小孙女的老杜,我知道,这只“老候鸟”已不会南飞,因为他在紫荆山站的一隅已然安家。(郑州石油 吴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