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文苑

青春浸润“一·二五”

2022-05-0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上世纪70年代,家乡小镇流行一种打短工形式——干“一·二五”,即干一天短工挣一块二毛五分钱。记得平生第一次干“一·二五”,不仅让我挣回了高于同时期普通职工的工资,更让我“挣”回了黝黑的脸庞、粗壮的臂膀、强健的体魄以及全家人的欣慰。

1978年夏,我快十七岁,秋里就要上高二。放过暑假,便嚷嚷着要父亲给我找一份“一·二五”干干。记得正值家乡小镇盖镇政府办公大楼,父亲便把我介绍到建筑工地。想到即将参与办公大楼而不是普通民居的建造,心里自豪极了。镇建筑公司领导打量我不怎么健壮的身躯问:“预制楼板,活很重,干得了吗?”“干得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脱口而出。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上工了。临行前,奶奶特意为我煮了两个鸡蛋,一再叮嘱别累坏了身体,她知道自己的长孙是个不会偷懒的人。到工地才知晓,办公大楼是一座“凹”字形建筑,总高三层,第一层还没封顶呢,我来得正是时候。我的工作是预制楼板,四人组成预制班组,师傅简单地给我讲解工作程序和要领,算作培训,半小时后正式上岗。

那时没有工程机械,甚至没有搅拌机,生产工具就是几把铁锨、一具模床、一台振动器、一辆人力翻斗车。倒预制板,首先将河沙、石子和袋装水泥从堆料场运至预制场。两人推着翻斗车,搬运材料,不停地往返在堆料场和预制场之间。沉重的建筑材料,吱吱呀呀的破翻斗车,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施工便道,成为一名青年学子初上工地的见面礼。

接下来便是清洗石子。两人将石子铲到铁丝编制的网兜里,一网兜石子咋说也有好几十斤,然后抬着网兜在水池里摇晃清洗。几个劳动日下来,累得两腿如灌铅,腰身酸又痛,双臂要折断,一双只有学校开运动会才舍得穿的解放鞋,也“累得”张开嘴冒出了脚趾头。但望着亲手洗出的堆积如小山的石料,心里还是充满劳动的愉悦。

预制材料备齐,紧接着就是人工拌料。按照水泥、石子、河沙1︰1︰3的比例,先将三种材料人工拌成混合干料,聚拢成堆。然后在堆顶挖出大洞,犹如火山口,注入大量的水,两人相向拌和混凝土,直至三种材料拌和均匀,干湿度符合要求。那时的河沙质量真好啊!黄澄澄、沉甸甸,抓一把在手里晶莹剔透,犹如金沙。

要知道三种材料都是实打实的家伙,那个重呀!偏偏遇上我这个不会偷懒的家伙。那个累呀!一锨就有一二十斤,每日要拌合一大堆混凝土,不知要铲起多少个一二十斤,拌合多少个一二十斤。手腕发酸,双臂肿胀,腰身酸疼,只好把大腿当作杠杆,弓着步、咬着牙在那里硬撑着。现在回想起来,举重运动员训练也不过就这个运动量吧。

预制前,要穿上长筒胶靴,腰间围上塑料布或水泥袋纸,算是劳动保护。先把预制好的钢筋骨架置入预制槽,从堵头一端插入五根虎口粗的长钢管,钢管一端焊有拉钩,利于拉出。然后,一锹锹地将混凝土铲入预制槽。

两人合力将振动器抬上预制槽,开始预制楼板。启动电源开关,拉着来回震动,直震得泥浆飞溅,双耳欲聋,浑身发麻,满脸满脑袋都是水泥浆。震动完毕,解脱预制板。两人用绳子拖拽模床,利用惯性,将其慢慢倒置。然后齐心协力拉出五根钢管,翻转模床,拆除长木板和堵头,一块顶天立地的预制板从我的手中诞生了。50多天时间里,经我手预制的楼板近200块,足以覆盖20多间办公室。

正值暑期盛夏。戴着草帽,露天作业,没有一丁点儿防暑降温措施。毒辣的日头、燃烧的空气、轰鸣的振动器,就像炕烧饼,烤得人手臂红又黑,脊背脱了皮,人也成了红眼兔。前胸的汗水,很快结成白色盐碱,形似一幅杂乱无章的地图,累极了,就到树荫下躲一会儿毒辣的太阳;渴了,就对着水龙头猛灌一通。

晚上收工回家,感觉腿不像自己的腿,晃晃悠悠,衣服不像是棉质材料,板结生硬,倒像是挂在前胸后背的盔甲。回到家里,吃过晚饭,也懒得洗,往床上一撂死猪般地睡去。

光阴荏苒,秋风渐起,快开学了。我这才停工结账,印象中干了52天,挣了65元钱。我用平生第一次挣的工资,缴了5元钱的学杂费,其余60元分文不剩地交给父亲补贴家用,然后端坐在与嘈杂的建筑工地截然不同的安静的教室里。

回味青春浸润的“一·二五”,感觉坐在沙发上,也没有当时一屁股跌坐在沙石堆上舒服;喝各种饮料,也没有当时猛灌一通自来水痛快;一月几千元的工资,也没有当时挣的几十元的血汗钱让人心动。

寒来暑往,似水流年,年近花甲的我,体魄已不甚健壮。但我曾用汗水浇筑的镇政府办公大楼,承载着我的青春烙印,劳动汗水,栉风沐雨四十四载,依然坚如磐石矗立在那里,成为家乡小镇“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品建筑标志。

2022年4月5日,一个春风吹拂、春日载阳的周末。我专程看望了原镇政府办公楼,并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在同大门防疫检查站值班大叔聊到当年建设情况时,大叔亦非常感慨:那时的人实在,办公楼盖得也结实。我坚信,只要不拆除,办公楼再用五十年也没有问题。(信阳石油 郭祥)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