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文苑

听妈妈讲石油往事

2022-05-16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我的父母是因为祖辈们都是甘肃老乡而结的亲家。父亲土生土长在玉门油田,后来随爷爷举家到江汉会战。上世纪50年代外公外婆在甘肃武威成家,外公在钻井队上班,外婆随外公去四川打井。

在四川隆昌生下母亲后,外婆靠在井队周边做农活、打小工为生。母亲儿时的记忆全部都是在四川的很多小镇度过的,在蓬溪打井有了大姨,在遂宁有了幺姨和舅舅。

作为家里的老大,母亲懂事很早,小小年纪就背着背篓在地里帮着大人干活,还要带弟弟妹妹,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都是自己去上学放学。整个小学、初中阶段,随着外公钻井队位置的迁移而不断转学。

母亲小时候走田埂路去上学时,最怕农村的野狗,听见狗叫或者远远看见狗向自己跑过来,就吓得不敢动,直到看见狗走远了,才敢回家。有时候这样为了躲着一等就等到了天黑,而外公在井队上干活,又很少在家里,偶尔在家里休息的时候看天黑了还没回家,就会四处去找着接她回家。

1969年,外公去了建南会战,两年后他把在四川遂宁的一大家子也接到了建南。外公在建南完井大队上大班,那条沟里的老百姓都叫他“贾大班”。外婆就在家里务农干家务,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在四川的十几年里气候潮湿,外婆的膝盖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外婆的腿长期都不方便行走。母亲在建南上完初中后,就去了江汉油田四机厂农场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时期她因为表现好,在1975年分回了建南气矿。

声音洪亮、反应迅速、记忆力好,妈妈凭借这些优势被选到了总机班做电话接线员。那时候的电话都是拿起来就接总机,总机再转到各单位。要熟记100多门电话插孔的位置,礼貌热情迅速准确接通每一次的来电,妈妈24小时白天黑夜里,随时电话铃声响起时都要接电话。

1981年我刚出生,外公外婆一家又搬去了中原油田会战,妈妈为了照顾我,就独自留在建南带大我和姐姐,我俩就是伴着总机班的电话铃声长大的。

爸爸是驾驶员,常年在外出车,妈妈还是一贯的吃苦耐劳,她当了总机班的班长,不仅仅要接打电话,还要管理好整个班组,还经常为别人顶班。我记得有一次,山区电话线路因为故障中断了,妈妈为了传递一条重要的生产信息,还冒着雨跑到几公里外的生产单位送信息。

由于常年的辛劳,加上山区水质的问题,妈妈在工作期间突发了胆结石,她忍者疼痛一直坚持到下班才去医院。后来,妈妈身披大红花上台领奖,我和姐姐总是在台下卖力地鼓掌欢呼,在我们的眼里妈妈就是我们的榜样。

1997年程控电话普及,老式的总机被淘汰,妈妈转岗到厂工会工作。那一年,我去了油田上技校学习采油,当了一名采油工,后来又回到气田,当了一名采气工。

2005年妈妈光荣退休,她时常对我说,我们这一代人和你外公那一辈比起来,条件好多了,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没饿过饭没挨过冻。你们现在的大好时代,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换来好日子。(江汉油田 宋峥)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