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帮父亲收拾屋子,打扫卫生,顺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老相册,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是父亲和他带领的班组,利用工作间隙在井场附近的草地上拍摄的,后排居中者就是父亲。
父亲是1968年由老家滨州通过招工来到胜利油田的,被分配到测试队从事水井测试工作。由于父亲工作踏实,积极负责,不久就被任命为班长,成为生产骨干,带领班组成员进行水井测试工作。
据父亲回忆,他们当时所负责的工作面积很大,条件非常艰苦,设备和仪器的性能不高,常常需要连续施工,有时工作起来根本顾不上吃饭,遇到车辆进不去的井场,往往要采用人抬肩扛的办法才能完成施工。父亲和同事们没有丝毫怨言,遇到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完成工作。
父亲说:“当时他们虽然工作条件不好,但大家都非常积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住在集体宿舍,吃在职工食堂,同志们之间相处很快乐,下班以后,一起看书或者学习,班组之间经常组织篮球比赛,活跃文化生活。”
时光荏苒,这张照片距今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父亲也早已退休,享受着安静的晚年生活。照片上的其他人,也都已经退休,但每逢过节,他们都会彼此问候,都称呼父亲“老班长”。五十多年的时间,胜利油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独有偶,现在的我也从事油水井的测试工作,也算是接了父亲的班。可与那时相比,我们现在的油水井测试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越,不仅仅丰富了测试方法和手段,设备的专业化和仪器的精准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动态监测也呈现出了高科技、高精度的特点,为原油生产提供了精准的参数依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和父亲一辈的石油工人现在都已经退休,正是这些老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胜利油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胜利油田 常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