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文苑

杏花村里说丰年

2022-07-2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唐诗里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山西,而我的杏花村在山南—天山南麓—新疆库车,因“中国白杏之乡”而声名远扬。整座城春暖芬芳、杏花飘香,夏日里硕果累累、“杏”福甜蜜。

每年初春,杏花含苞吐蕊,作为第一枝报春花,吹响了“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号角。农民开始下地春耕,果农开始剪枝培土。整个城像从冬眠中慢慢苏醒,从黑白单一的世界跨入五彩斑斓、芳香四溢的季节。

六月,杏子熟了。茶饭之余,在房前屋后的杏树下纳凉,唾手可得甜如蜜枣的白杏,遥想《大唐西域记》书中关于龟兹(今库车)“多梨柰桃杏”的记载和传说,能够品味出一种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久远。

有资料考证,库车白杏树的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成熟的白杏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红、白、黄三种白杏基色混交一体,像美艳的少女婀娜妩媚。其显著特色是果肉厚、纤维少、汁液多、甜味浓,咬一口,满口生香,吞入腹中,心旷神怡。

杏子成熟的季节,有许多老乡在杏树下几人合围拉起一块块大大的棉布单或塑料布,把树干轻轻摇一摇,成群结队的小白杏就如天女散花一样落满厚厚一层。给亲朋好友掂几筐、给远方的客人快递几件,是很多人常年以往的习惯。每当这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丰收时节,我也会给父母亲友空运几箱尝个新鲜。

我的父母远在距库车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20世纪80年代初,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歌曲,随石油大军浩浩荡荡进入新疆,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如今父母都已退休安度晚年。我是“子承父业”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塔河炼化,我的爱人与我在一个单位,可以说,我们是名副其实的“石油之家”。我们家祖孙三代人把“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誓言,默默无闻地化作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工作中,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风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几何时,我在新疆南部沙漠边缘的“杏花村”里,望着挂满枝头的杏子,回想新疆石油从克拉玛依发现第一口油井,到现在石油基地遍地开花、硕果累累,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黑黝黝的石油、白净净的杏子,在我的世界里分外妖娆,蕴藏着无数工作的回忆和生活的故事。就如这一黑一白普普通通的每日每夜,平凡而伟大、幸福并快乐。(塔河炼化  陈治国)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