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文苑

捡秋

2022-09-30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2007年中秋刚过,60岁的父亲光荣退休。那一刻,填了表,签了名,“啪啪”按了手印,几个老伙计都扭头回去了。唯有父亲,一溜烟儿又跑到了后院。

熟悉的工棚,维修的工台,一套套洗得锃亮的工具,还有满墙的荣誉,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大半辈子的光阴过去了,他想和这些“老伙计”好好告个别。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亲一骨碌起床,推着车出了门。等一家人吃早饭时,父亲“叮铃铃”驮着半口袋鲜花生、生地瓜回来了,手舞足蹈地说:“人可闲不得,退休‘捡秋’的日子开始啦!”

那一整秋,父亲翻箱倒柜,捡起洗了又洗、补了又补,早已泛白的蓝工装和翻毛鞋,推着车,戴着草帽,背起斑驳的军用水壶,吆喝三两好友,起早贪黑跑到田间地头,热情地和老乡打招呼。

在头天刚拾掇完的庄稼地里,父亲他们左手持耙,右手提筐,或躬身弯腰,或蹲下趴地,不是刨个落网的花生,就是捡出泥窝里藏着的大红薯。看着半筐白花花的落花生,还有裹着泥巴的大地瓜,这些退休的小老头,再多的腰酸背疼,随着汗珠子落地那一刻,早已烟消云散。

2022年仲夏,我陪父亲川藏一游,成全老人家心心念念见证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愿。318国道五千多公里的雄伟壮观,川西高原的高峻挺拔,布达拉宫的神圣奇妙,老父亲一路走来一路欣赏,一路陶醉。恍惚间,一阵秋风吹来,父亲说:“立秋了,白菜萝卜该点种了,还有雷打不动捡秋的大事误不得。”川藏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到家的第二天,父亲不顾一路风尘,大清早简单扒拉几口饭,就和他的伙伴们戴着草帽、背着竹筐,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镢头,向着心心念念的黄土地出发了。不论一个粒的小花生,还是三个豆的大家伙,都是大地的馈赠,怎可白白地埋在地里睡大觉。父亲和老伙计们咕哝着。

明月皎洁,霜露渐浓。小院里父亲刚放下酒盅,抽口烟工夫,就开始忙活着晾晒好的花生。坐着小马扎子,一个一个把生芽霉变的花生米挑出来,又戴上老花镜,一点一点用小刀刮着。

我也来到院子里,和父亲一边闲聊,一边开着玩笑:“老爷子,市场上的花生油,可都卖不动啰,都是你们小老头惹的事。”父亲听后憨憨地笑着,坐直了身子,点着一支烟说:“买来的是太阳的味道,咱自己动手搞来的,那是黄土地的清香和老妈妈的味道。”

是夜,清光似水,银河如练。父亲已酣然入睡,我独自走出小院。时光如碎银。想想当年冷不丁离开了同事,离开了隆隆的钻机,离开了站在钻井平台眺望远方的日子,父亲显得那么孤单,无所适从。正是黄土地,一块块的土疙瘩,一个个带着露珠的果子,一天天披星戴月“捡秋”的日子,充实着他的退休生活。(西北油田 刘江涛)


(责任编辑:卢恋秋)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