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文苑

相遇十年

2022-11-2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冬日傍晚的天津南港,北风呼啸,不远处的芦苇荡就像大海的波浪,在彼此起伏中跳出了曼妙的舞姿。我身边塔器设备上的灯光,也不甘寂寞,纷纷在夜幕降临中,把璀璨的光辉照向那摇曳的芦苇。

其实,这里的芦苇和灯光已经相遇了很久,就像我和十建公司天津石化南港乙烯项目经理王健一样,曾经在不同的地方相遇过很多回。

每一次相遇的情形,我都记得很清楚,王健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激昂奋进的样子,而他所带领的项目建设团队,更像一支钢铁之师,一直奋斗在施工作业一线。相遇过后没多久,我一定会听到王健和他的项目建设团队所传来的捷报。十年了,这样的相遇,我很难忘。

2013年12月,我初次和他们相遇,是在墨子故里——滕州。那时,我第一次以企业兼职记者的身份,深入到由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设计、十建公司进行施工的山东滕州联泓100万吨/年DMTO(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工地进行采访。当我进入到DMTO装置烯烃分离单元主管廊区域时,就听到一阵阵争吵声。

“这一批特殊材质管道没有进行光谱检测,你们现在必须停止施工作业,等我带领业主的质量检查员过来进行光谱检测合格后再施工,工期再紧,施工材料质量检查决不能有任何疏忽。”那洪亮的声音几乎淹没了吊车的轰鸣。

旁边的一位分包商负责人向我倾诉:“他就是王健,是十建公司滕州联泓DMTO项目的质量部长,谁也不敢得罪他,对施工质量检测是出了名的严格,在他的眼里揉不进任何一粒沙子,质量隐患排查只要有问题,绝不放过我们。”那时的王健25岁,参加工作才四年,有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

当时,身为质量部长的王健,手底下有两个兵,分别是田文冲和王文昂,参加工作也不到三年。王健心里很清楚,DMTO装置累计有120万寸径的工艺管道安装施工量,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就他们三个人,很难挑起这个重担。但王健偏偏不信邪,他认定只要走施工技术创新的路子,就能够提升质量管理效率,克服工期紧张带来的各种困难。

当我要离开滕州时,王健告诉我,DMTO项目管道焊接质量合格率突破99.5%,优良率达到98%以上。看来,王健带领的团队已经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传承到了石化人持续向前奋斗的基因。

2017年5月,王健接到了一纸调令,他被十建公司派往大连长兴岛,担任恒力石化蜡油加氢项目部副经理。这一年11月底,我来到长兴岛对项目建设进行采访宣传,大连的初雪洋洋洒洒,让整个项目建设工地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但我不想对这样的雪景进行赞美,我深知大雪是项目建设的“拦路虎”,会给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临时用电等造成很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王健踩着“吱吱”而响的积雪,搓着手告诉我,他要在这里指挥1500多名十建公司建设者高质量完成蜡油加氢项目施工任务。由于蜡油加氢装置超高压、高压设备和管道居多,安装精度高、焊接难度大,人员机具协调困难,这让整个项目建设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看完项目建设策划方案后,我还是觉着作为项目部副经理的王健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啃下蜡油加氢项目这块“硬骨头”。

在长兴岛的一百多天时间里,我见证了王健带领项目建设团队所创造的奇迹,他们通过模块化施工,提前1个月完成25000多吨钢结构安装,提前40天完成200多台大型设备吊装,提前36天完成90万寸径工艺管道焊接。对于项目建设,在王健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向前,没有后退。

2020年冬,我和王健相遇在中韩(武汉)石化110万吨/年乙烯脱瓶颈改造检修项目建设工地。从长兴岛到武汉,王健和他的项目团队又一次风尘仆仆的踏上了新路程,昔日工地的旧尘土还没来得及褪去,新工地的晨露已经凝结在他们的安全帽上。这是王健首次成为乙烯装置改造检修项目的“指挥官”。

50天的紧张工期,3500多名参建员工短时间涌进工地,高处作业、起重吊装、密闭空间、临时用电等十几个专业同时交叉施工,这让王健和项目团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管控形势。但王健“临危不惧”,采取安全监护“人盯人”策略,狠抓施工本质安全,组织对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排查,将潜在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无论检修工期再紧,施工难度再大,咱们决不能让一名员工受到安全风险隐患的威胁。”3500多名员工的安全就是王健那时的头等大事。

2020年12月23日15时32分,中韩(武汉)石化110万吨/年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王健和项目团队首次在大乙烯改造检修项目中取得了胜利。

在这一次相遇即将结束时,我已经用86篇新闻宣传稿件,全程记录了王健和项目团队所创造的一个个传奇。在那些新闻稿件里,有田文冲钻进急冷油塔的身影,有王文昂查看设备吊装的样子,有姜武增雨中嘶哑呐喊的声音......这些就像一张张捷报,为我们的相遇做着最美的注脚。

今年4月份,王健在微信里招呼我:“让我们相遇在南港!”。于是,在不到7个月时间里,我们就在南港相遇了4回。

“丁二烯抽提装置首台设备完成吊装,超高分子量地下管网主体完工,亚洲最大固体包装仓库全面开工建设......”我们在南港相遇之后,同样伴随着捷报传来,就像在滕州、长兴岛、武汉一样,穿越十年时空,每一次的相遇,都能目睹到他们与中国石化共成长、共奋斗、共前进的经历。

南港的夜晚来临了,芦苇荡依旧在北风中摇动着、晃动着,似乎要和天上的明月相遇握手。而我也回过头来,走进了天津石化南港乙烯项目建设工地,等待着与他们的再一次相遇......(田元武)


(责任编辑:卢恋秋 审核:王莹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