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石化报》7版刊发《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工程项目建设?》的文章。文中多位相关企业专家就数字化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实施数字赋能的难点、痛点及应用点。数字化技术实现了降本增效,数字赋能助力了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数据标准化是前提。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开展数据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全量、全域、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和数据资源的统一汇聚,加快数字平台建设,拓展数据共享领域,打造面向大数据和云环境的标准化、智能化数据服务能力。
数字赋能,数字人才是基础。要大力培育数字化转型人才,提高技术创新力。人才和技术直接影响价值创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必须重视重大原创性研究,大力培养掌握数字技术和产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让数字工人“遍地开花”。只有人才有能力、技术更先进,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赋能,数据要素全面应用是目的。要构建标准架构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线上化,专业服务化;全面支撑“业务数字化、数字数据化、数据资产化”,以信息化的手段为业务人员提供支撑。
数字赋能,数实融合是趋势。数字经济辐射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各业态的数字化发展相继转型落地,正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扩大数字应用场景、拓展数据共享领域,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打造“智造”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杨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