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少单位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办实事,办好事。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值得肯定。然而,领导干部也必须认识到,到了基层,不等于了解基层。在基层看到的现象是表面现象还是真实现象,听到的汇报是实事求是,还是经过深加工的文稿,我们要办的事是不是基层单位人员确实想办、急着要办的事。这些都需要领导干部在调研中加以辨别。
其实,要了解实情并不难,关键是看下基层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作风如何。工作中我们常说,既要“身入”又要“深入”更要“心入”,归纳到一点,就是真正知实情、知真事、办实事。
“心入”基层,其实就是真心把职工群众当朋友、当亲人,与职工群众建立起密切联系,这样才会赢得职工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如果缺乏真心实意,以敷衍的心态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职工群众,不仅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甚至会招来职工群众反感,也失去了下基层的意义。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领导干部必须勤问、勤看、勤记,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亲自实践,亲自体会,才能掌握真实情况,才能发现真实问题,才不会出现“知之不真、知之不全、知之不深”。
总之,到基层调查研究只是一种行动,“深入”和“心入”基层是一种态度,看实景、知实情、听实话才是根本,只有做到这几点,明思路才有依据,定措施才有目标,办实事才有针对性,最终才会见到真正的效果,才会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称赞。(赵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