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
支部主题党日是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工作抓手。保证主题党日活动实效,必须突出“五性”。
突出政治性,提高站位。要坚持党日活动姓“党”,抓好系统性、深度性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章党史、党纪党规、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思想,通过书记领读、专家导读、自学精读、集中研读等方式,全面提高党员的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的党性自觉和政治担当。
突出融入性,促进工作。要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做好“党日活动+”文章,坚持党日活动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破解难题、促进发展上细化方案、落实举措,通过开展党员生产突击、党员义务奉献等多样化活动,组织和动员党员在攻坚克难、提质增效实践中挑大梁、打头阵、当骨干,为促进生产经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突出现代性,搬上云端。受到作息倒班、出差办事、学习进修、生产任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每次党日活动不可能把所有党员集中到一块开展集体活动。党支部应强化数字思维,将党日活动搬到“云端”,利用微信、抖音、公众号等数字化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将分散于不同地域和岗位的党员链接起来,提高党员参与活动的便捷性。
突出民主性,交流互动。党日活动,从主题策划、议程安排到活动开展、总结讲评等全过程,不能总是由支部书记唱独角戏,而是要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通过集体讨论活动计划、活动主题、活动方式以及轮流担当主题策划者、活动组织者、总结讲评者等举措,强化民主性、互动性,提高每一名党员参与活动的责任感,促进人到、心到、情到。
突出制度性,严格管理。党日活动是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制度性规定,不是可开展可不开展、可参加可不参加的文体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应积极参加,当好示范。党支部要加强党员参加活动情况的考勤、考核,将党员参加活动的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先进评比等重要依据,引导和激励党员对标对表、严格自律,切实增强参加党日活动的自觉性。(唐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