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候,鄂尔多斯项目部信息办的灯光依旧明亮;拂晓睡梦正酣时,信息办的灯光已经悄然亮起。繁星点点,伴随着微闪星光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略显纤瘦的身影,正在专心处理事务。她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董姐”的华北测控鄂尔多斯项目部综合管理岗董雪峰。
董姐是名油二代。幼年时,她随父亲在井队生活了两年,眼中充满了草席棚子、高高的井架和捞砂台上流动的黄色泥浆。父辈艰苦创业、求实奉献、高严细实的思想深深地滋润了她的小小心田,她在豪迈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中茁壮成长。
1994年,董姐参加工作,在五普录井站做一名地质工。由于勤学好问,不久后她就转岗为气测工。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个人业务能力的增强,她的岗位相继提升为描述大班、录井队长。
夏天炎炎烈日、冬天皑皑白雪,艰苦的环境和单调的生活是刚参加工作的董姐需要面对的。年轻时,董姐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被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所困扰。但看着身边一身脏污劳累疲乏却乐呵呵的工友们,她释然了。她珍惜眼前的一切,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更加坚定。
红河55井是董姐主持录井的第一口探井。钻前,她反复研究邻井资料,进入目的层,昼夜不停地琢磨推敲地层。在延安组煤层坍塌造成岩屑混杂的不利条件下,她取全取准了目的层砂岩,层位卡准率100%,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该井的取芯任务,为甲方油气田储量计算、气层评价及测试选层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获得了甲方高度赞扬。看着高高垒起的26箱岩芯,她露出了开心的微笑。这是成功的喜悦,是她连续20天昼夜值班的成果。在担任录井队长期间,她共主持录井30多口,优良率100%,没有一口井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甲方称她为值得信赖的录井队长。
2017年,董姐转岗为项目部信息管理员,新工作带来新挑战。经过认真研究和学习,她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工作流程。2020年,鄂北工区施工了220多口井,定向井钻井周期最短8天,钻井的提速提效对各类资料整理造成一定的考验。鄂北工区人员达300多人,是公司人员最多的项目部,人员信息统计工作量巨大,要付出比别的工区多数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面对生产任务多、钻井工期短、资料繁重、人员众多等种种情况,董姐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细致地对待每项工作,想方设法地提速提效。数据问题多方面核实、考勤问题逐个打电话落实,领导交代的临时突发任务更是及时完成,繁忙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顾不上喝口水,顾不上吃口饭。由于信息岗位没有人接替,在休假期间董姐更是把工作带回家。在项目部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她的各项工作均优质高效完成。热情、细心、大方、乐于助人是大家对董姐的评价,有事情找董姐成为大家的共识。
董姐对待工作尽心尽责,但提到家人时,她却充满愧疚。没有陪伴孩子长大是她最大的遗憾。留守儿童是一个多么令人心酸的词汇,但这却是孩子小时候经常挂在嘴边说的话语。母亲瘫痪在床6年,却不能在床前尽孝。看着患病在床的母亲,她强颜欢笑,转身已是潸然泪下,暗暗责问自己。每年只有短暂的休假期才能和家人团聚,尽一点做子女和母亲应尽的责任。其中蕴含着多少曲折和眼泪,只有当事人董姐清楚。
“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安全挂心头、不忘石油梦。”董雪峰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工作29年来,她不忘初心,勤奋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热情与汗水,演绎出不平凡的人生风采!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