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强,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支撑中心塔河开发团队团队长,入职十余年来,他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使命担当,深耕西北一线
“来了现场,有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和项目部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马永强经常和团队成员交流。2018年,他就与院里从事西北项目的同事赴一线支撑西北油田分公司碳酸盐岩开发有关工作,现场牵头开展物探院对西北的物探技术支撑。
从南京到乌鲁木齐,两地办公,这条横跨我国两端从东南到西北的飞行线,每年飞好几个来回,一头承载着家庭的温馨,另一头承载着为西北油田千万吨目标作贡献的使命感。他嘴里经常说着“要平衡家庭与工作”,但往往是西北现场的工作占据上风,至今都难以平衡家庭和现场工作,每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及轮台一线采油厂支撑200余天。
如今,西北油田的一些领导在遇到塔河开发一些物探专业难题时,有时候大概率会说:“马永强在不在,让他来一起讨论下。”塔河开发支撑工作一直以来总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勇于实践,落实创新驱动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科研中提炼亮点。马永强牵头承担科技部、油田部、油田横向等各类多个项目。
在项目运行中,他常告诉大家:“作为地震解释人员,我们一定要多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尤其是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领域。”
他与团队科研人员瞄准缝洞结构刻画、连通性表征等“卡脖子”难题,扎实推进成像技术和刻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有效支撑井位目标优选与井轨迹设计,为“一井多控”高效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带领团队累计支撑了上百口开发井位,为塔河油田开发创效提供技术服务。其中主要参与的“塔河油田缝洞体刻画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的“缝洞储集体全方位各向异性表征与反演定量预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上述成果填补了缝洞型油气藏开发相关领域空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拓展海外资源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凝心聚力,培养青年团队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针对塔河高效开发面临的物探难题,马永强身先士卒,带领塔河开发支撑团队在西北油田生产一线持续攻关。
“总结现象就可以得到规律,生产人员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做精做细,总会得到一些发现,你看这个图……”马永强用手指向屏幕上的软件界面,对着工位上的青年员工说道。
经过不断努力,他带领的团队成为一支有能力、肯吃苦、肯奉献的青年科技团队,获得过“中国石化青年突击队”称号,并被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评为主题行动先进团队。
作为物探院西北支撑中心塔河开发的一面旗帜,马永强在困难和艰苦工作中闪烁光辉,用创新和热情绽放物探院勘探尖兵的风采。
时光见证信仰,岁月磨砺初心。他始终秉承党员甘于奉献的初心,宛若沙漠中的一棵胡杨,兢兢业业、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深入扎根边疆一线,用坚守奉献的脚步一步步找寻埋藏在地下的黑金,谱写着物探人的沙海人生。
(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