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完井部调度室,请问您有什么事?”
“好的。好的,我这就联系。”
洪亮的声音从调度室传来,这是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完井部生产运行室生产调度员李玉堂工作的日常。
55岁的李玉堂,1985年参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过司钻、修井工、测试工、生产调度,他做事细致、乐于助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李哥”。
全心全意做事
2008年底,油田综合测试队李玉堂在单位改革后转入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后进入完井部生产运行室成为一名生产运行调度员。这一干就是十五年,十五年来,李玉堂养成了事不过夜、当天事当天毕的习惯。
调度工作琐碎、繁杂,上传下达生产指令和信息,不仅要准确、完整、详细地记录生产运行情况,还要监控生产现场以及处理应急事件等等,两部电话、一台电脑和一个记录本一支笔,就是他完成各项生产调度任务的标配。
接打电话是每天干得最多的事,忙时一天要接打不下100个电话,而他总是诙谐幽默地把工作处理得很好。
“运行调度,TH122130井申请起钻。”李玉堂接到电话,回复:“收到,我马上给生产科申请,稍后给您回复。”电话还没有放下,另一部电话又响了起来:“于奇901井拆甩井架需要拆卸针阀和立管部分,进行单翼生产。”6月23日,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进来,李玉堂认真记录着每次通话的内容,请示后又挨个回复,一上午接打电话50多个。
“李哥,看把你忙的,我给你倒杯水,快润润嗓子吧,再等10分钟就吃午饭了。”室组的女工赵姝婵把水杯递给李玉堂。
“看把老汉我忙得都忘记喝水了,谢谢嘛。”李玉堂喝了口水,抬头一看已经13时20分了,他没有停下手上的活,直到把所有工作都回复清楚了才去吃饭。
细心真诚待人
一次,临近下班,他突然接到怀孕七个月女工小任的电话,告知其身体不适,他心里咯噔一下,联合基地离库尔勒中心医院300多公里,部门的车今天又全部出勤,短时间内无车可派,而现在绝不能耽误时间,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将小任送往医院,想到这,他急忙拨通了中心办公室主任电话,请求支援,5分钟后车停在了联合基地宿舍门口。事后,小任专门打电话感谢他,他却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这都是应该的嘛。”而每每谈起此事,小任的眼角总会泛起泪花,流露出感激之情。
主动担当作为
6月,大漠戈壁正值高温,地表温度高达37摄氏度,完井部运行室接到TH122118井和TH122115井需要进行环保终交验收的通知,作为一名25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室组长的他毫不犹豫赶赴现场,对井口流程、生产流程、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验收,同事王勇开玩笑地说:“都老壳子,还那么拼干嘛。”他咧开嘴指着胸前的党员徽章笑着说:“看看这是啥?党员!要当好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搬。”
十五年间,调度室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走了一波又一波,而他,一直坚守,将自己多年来累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教给新员工,他带出的徒弟不下二十人,如今徒弟也都个个当了师傅,有的成为技术骨干,有的还成为高级工程师。每天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休假时,总会把手头的都处理妥当,他常说:“自己经手的自己清楚,留给别人是给别人增加负担,干就要实打实干好。”
工作38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影响着一代代年轻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油田的发展贡献着光与热。
(汤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