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石化报》2023年6月29日二版报道,海南炼化抓住旅游业加快复苏、对汽油需求转旺的机遇,以催化裂化装置产品结构优化为抓手,降低柴汽比,将汽油收率提高了2%,今年上半年在保供市场的同时取得良好效益。
这启示我们,应对成品油需求下行压力增大的挑战,既要以炼化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挖掘产品新价值,在“油转化”“油产化”上积极探索,又要密切关注市场走势,聚焦热点抢抓机遇,创出更大效益。
需求即市场。随着疫情影响基本消退,在国家把着力恢复与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等一系列拉动经济政策推动下,各行业加快复苏,经济活力迸发,给成品油市场带来新生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洞察市场风云,把握市场走势,灵活应变,抢抓机遇,让供给端紧贴需求端。以扩大航空煤油供应为例,随着人员流动加快和旅游业复苏,对航空煤油需求上升,炼化企业除了调整生产方案,增加原料供给外,还通过优化装置结构,扩大航空煤油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旺盛时不掉链子,既彰显了中国石化保市场保供给的责任担当,又为适应市场变化增强了应对能力。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经济复苏蕴含市场商机,也给供给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冷行情下更要主动寻觅新热点,搭建灵敏“生产雷达体系”,持续改善优化供给,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在主动求变中赢得更大市场空间。(蔡湛)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