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采油技术管理二十多年来,他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使命,勇挑重担、勤勉敬业、忠诚奉献。近年来,他带领技术团队,以开拓创新的闯劲和踏实肯干的韧劲,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技术上的突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上的难题,累计完成科技攻关课题24个,为企创效1500余万元。他就是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所长、党支部副书记侯广成。
油井维护性作业频次0.76、出站水质达标率82.1%、机采系统效率27.04%……已勘探开发五十余年的江汉油区,工程技术指标却不尽如人意,稳油增效之路困难重重。2021年5月,组织任命侯广成为采油工艺研究所所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也十分坚信只要敢于创新,把工作做深做细,江汉油区采油工程系统仍然蕴藏巨大潜力。
降低油井维护性作业井次,既能稳定老井自然产量,也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这对于井身轨迹复杂、井筒砂且盐、蜡、膏、垢影响严重的高矿化度油藏来说,绝非易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找到维护性作业井次居高不下的“症结”,侯广成带领全所技术人员打响一场场“攻坚战”:为摸清江汉油区泵漏井次高发原因,他带领采油室技术人员调查四百余口泵漏井作业资料;为搞准抽油泵吸入部分和排出部分的准确数据,他加班熬夜对一百多张疑难示功图逐一甄别归类;有时为验证一个判断,他寸步不离全天盯在作业现场,一守就是通宵。拨开云雾见月明。三个多月下来,侯广成和他的技术团队拿出了翔实的证据和扎实的论证,找到了江汉油区泵漏井次高发的原因,迅速制定措施,实施后全厂泵漏井次由2021年141井次降为2022年108井次,检泵周期延长118天。
在侯广成眼中,每一次成功都是另一次探索的起点,每一次探索都是一场无终点的追求。今年,为解决油管丝扣漏导致管柱失效的问题,他白天跑现场、晚上搞分析,通过优化管柱设计、更换螺纹密封脂、减少短节使用等系列措施,丝扣漏井次同比去年下降26井次;牵头成立“钟市维护作业井次控减示范区”,实现维护性作业同比减少10井次;面对污泥在站内循环影响出站水质的实际,提出“利用王4斜-10-11井将王场联合站千方池中的含泥污水直接回注”的方案,实施后取得较好成效。2023年1至6月,全厂油井维护作业同比下降67频次,作业频次由0.6降至0.5,创10年来最好水平;王一站出站水质达标率首次达100%,仅两年侯广成带领技术团队创下了维护性作业频次和出站水质达标率近十年之最的新纪录。
(汪睿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