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通过建设智能气田,推动页岩气高效开发;浙江石油绍兴油库致力于在设备和管理数字化上探索创新,提高安全管理实效;十建公司通过党建引领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赋能高质量项目建设;陕西石油二次物流集中智能调度系统正式上线并平稳运行……中国石化新闻媒体近日报道的上述企业数智化转型实践启示我们:企业必须敞开胸怀,热烈拥抱数智化转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创新的代表与引领未来、重塑传统行业结构的前沿性与战略性技术,逐渐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和创造性成果。
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据显示,相关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后,其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谁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方面占得优势、抢得先机,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加快数智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必须切实抛弃门槛高、成本高、效益难评估等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畏难情绪,清醒看到数字化对企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主动拥抱数智化转型,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大胆改造,勇当数智化转型标杆。
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确保有人抓、有人管。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机制,统筹长远规划、阶段计划,为加快转型指明方向、擘画路径、确立目标。
采用“一个平台、X个架构、N个应用”的建设模式,统筹部署、协调布局、一体建设、融通运用,强化一体化统筹和多系统发力的“一盘棋”思想,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从智慧设备、智慧流程、智慧车间向智慧工厂稳步拓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和条块分割、零打碎敲、不成体系现象。
强化数据采集、计算、集成,推动跨层级、跨单位、跨部门、跨业务的业务联动和资源共享,坚决消除信息孤岛,让数据价值最大化。
加快建设一支技术研发、管理维护、操作执行相配套,集传统技术与数智技术于一体的人才体系,为平稳有效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确保转得快、转得稳、用得好、安全可靠。
通过积极拥抱数智化转型,用数据驱动人才链、技术链、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融合升级,构建起新的生产范式和管理体系,引领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迭代升级,全面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唐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