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平台员工张海涛正在使用新的加药流程对药剂罐补充正向破乳剂,连接管线、打开阀门,他就去录取生产资料了,药剂依靠重力就流进了平台中层的药剂罐内,整个操作过程只有他一人。
“以前给药剂罐加药剂至少需要四个人忙活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只需要我一个人就办了,还不耽误别的工作,简直方便太多了!”谈起这条加药流程时张海涛难掩开心地说道。
平台药剂存放区与原加药口直线距离只有10多米,虽然距离不远,但一桶药剂2吨多重必须由吊机吊过去才行,这就至少四个人来操作吊机手、司索指挥,另有两人负责拉牵引绳保证药剂桶精准就位一个都不能少。
而加药口在两台热媒炉之间,一米见方的药剂罐只有两米左右操作空间,吊机下方视野又完全被热媒炉遮挡,吊机手只能靠对讲机与司索指挥沟通,狭小的空间稍有不慎就有人员被挤伤的安全风险。
“每次补充药剂对我来说都是个考验,不仅要爬上近20米高的吊机,由于视线受阻吊装时更要紧绷神经听指挥,千万不能伤到我的同事们。”平台吊机手李立江直言。
在新加药流程还未投用前,平台平均每5天就要给药剂罐补充一次药剂,一桶药剂靠重力自流到药剂罐要近20分钟,加上来回吊装时间,往往补充五六桶药剂就要用三个多小时,人员只能在现场等着,费时费力又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冬天还要看气象条件允不允许,如果大风天持续时间长不能动吊机,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原油生产系统正常运行。
“白天平台生产现场值班人员只有五人,每次加药剂需要占用四人,留下一人值班,一旦生产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所有人需要从生产顶层迅速跑位到底层,有十层楼高,不仅耽误了应急处置时间,还有人员爬吊机、下楼梯摔落跌倒的风险。”平台工艺主管纪立辉算了一笔人力账、安全账。
为此纪立辉日想夜想,最终想到了在药剂存放药区装一条新的加药流程,就能彻底解决加药剂必须动吊机的问题了。在5月份该厂开展的“一线生产难题”创新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他提出了“改造平台加药流程消除安全风险”的提议得到了管理区的大力支持。
从提出建议到出设计方案再到协调队伍到现场施工,仅用时不到一个月加药流程就顺利完工了。6月13日,纪立辉拿着加药流程连接到药剂桶上打开阀门,看着药剂顺利流进加药罐,现场每名员工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之情,这天他们与这项繁琐危险的工作说了“拜拜”。
(张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