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一线故事

眼里容不下违章的“沙子”

2023-07-17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两条飞毛腿,一双‘电子眼’,一张婆婆嘴。”6月份,张志刚可真的忙。这个月,他把顺北油气田大大小小的井站、流程、施工现场转了一个遍。

张志刚是西北油田采油四厂的安全督察员,现场监督人员少,一个人要顶两个人用。

6月28日一大早,张志刚打开监控系统,先浏览一下各生产区域实时生产情况,这是他每天上班后的规定动作,然后麻利地拿起他的“标配”四合一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防爆手机、笔记本和4升大水壶,直奔目标作业现场。

今天,他锁定的是实施吊装作业的顺北1-1井,一进井场就发现了问题:“钢丝绳无检测牌,不能吊装!”施工方负责人连忙把张志刚拉到一边:“张工,这钢丝绳是新买的,不会有问题。”“新的?新的没有检测牌怎么能证明质量合格呢?”张志刚开启“婆婆嘴”模式,“我理解你们抢时间的心情,但钢丝绳如果出现问题不更耽误事,成本不是更高……”施工方心服口服,忙不迭地张罗换钢丝绳去了。

大漠烈日当空,张志刚回到值班车上,抱起4升的大水壶,咕咚咕咚就是几大口,一会儿的工夫,又出现在60公里外顺北1-22井注气作业现场。他随机抽查几名值班人员,开启注气分离器进口管线法兰刺漏应急处置演练。从紧急集合、启动预案,到成功处置、关闭预案,现场员工用时不到10分钟。“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大家处置得非常准确、迅速。”既查问题也肯定成绩,张志刚非常满意。

饶是两条“飞毛腿”,但沙漠的井站距离动辄几十上百公里,下午5时许,还有一口井没跑到,这个点去,肯定又要误了饭点。“没办法,就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深地一号’的安全指数吧。”张志刚笑哈哈地对司机师傅说,但很坚决。

(忽凤红 王明堂)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蒋文娟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