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就增油300吨,采油厂很满意。”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机采所副经理于雪林笑着说。
6月30日,胜利滨南采油厂管理三区一口结垢腐蚀长关井,应用该院机采所科研人员研发的分段可控阻垢技术配合酸化作业后,日产液稳定在18.6吨,日产油6吨。
“油井结垢,就像人生病一样,不仅会影响产量,更会影响其寿命。”于雪林解释说。
比如滨南管理三区,近两年新投了17口台子井,由于结垢严重,平均免修期只有122天,甚至有的井低于1个月,最短的只有5天,这些短命井严重影响到该区的产量,并拉升了检泵成本。
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场问题,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分段可控阻垢技术。该项技术将井下阻垢工具与化学阻垢药剂有机结合。一方面反复试验阻垢剂的溶垢能力和效果,使阻垢剂能够快速与油水溶液中的钙镁离子进行反应,减少结垢的机会;另一方面在阻垢工具上大做文章,巧妙设计进液流道与溶垢通道,根据结垢的程度不同,进行多段防垢,通过可控装置分割,将阻垢剂次第释放,达到有效清洁井筒、长期阻垢的效果,从而延长易结垢井的寿命。
“我们研发的配套管柱安装在举升管柱的尾部,随着酸化作业直接就下井了,非常简便易行。”该所高级工程师、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冯辉补充说。
自2022年6月以来,该项技术先后在43口井上实施,至目前半数井已见明显效果,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157天。
(任厚毅 岳振玉)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