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要注重“治未病”,紧盯苗头隐患,下药铲除病根,阻止疾病发生。若因安全风险意识薄弱、隐患排查不到位、落实责任不紧不实,由“未病”变“已病”,甚至待病情十分严重之时,再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极有可能造成事故发生。
治未病,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如果对隐患视而不见,隐患排查走形式漏洞多,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强化安全管理,做好安全工作需要精准排查并治理风险隐患,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将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与老旧装置等关键专项整治相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
治未病,要坚持体系化立制。强化安全管理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体制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同时,要在系统内完善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成果评估推广应用机制,总结推广专项整治在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真正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治未病,要坚持信息化赋能。以信息化赋能安全生产,统筹用好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平台,从严“十大风险”识别管控及整治。同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健全事故隐患数据库,加强内部小事故、小事件、小异常的收集分析,举一反三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各类风险可控在控。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复杂、过程控制连续和治理工作综合。“治未病”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责任落实下去、把制度完善起来、把隐患消除彻底,将企业发展牢牢建立在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吴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