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各项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要发挥监督在企业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就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多措并举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从而推动监督工作落实落地,有效提升“末梢”监督质效。
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就要擦亮“探头”。要不断转变思路、创新手段,提升基层纪检干部的监督能力。企业要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以干代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现场参观、一对一个案指导等形式,开展纪检监督业务培训,从而解决基层纪检干部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要探索开展多部门联合监督的方式,加强对基层加油站的风险点、薄弱点和空白点的监督防控,从而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
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就要扎紧“笼子”。制度问题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特点,要织牢监督“防护网”,坚守“高压线”,就要完善制度建设。要进一步优化监督工作流程,对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想方设法补短板、强弱项、扫盲点,将“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结合,在监督机制建设上全程发力。
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就要延伸“触角”。通过智慧监督、联动监督等方式,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要着眼“小”处,着手“微”处,通过科技赋能,为监督插上信息化“翅膀”。要倾听基层员工的呼声,了解基层员工的诉求,发动基层员工参与,接受基层员工的评判,将涉及基层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置于基层员工的眼睛下、监督中,让重大事项决策公开透明、权力运行更加阳光规范。(张茜)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