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起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事实证明,为基层减负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为基层减负要找准“落针点”。基层是政策落实的终端和末梢,是各种不必要负担的承受者,也是基层减负的参与者和检验者。为基层减负要紧贴基层实际,与基层员工开展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基层的“急难愁盼”,从而对减负内容精准识别,靶向精准制定政策,力求减出实效,更好地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
为基层减负要磨好“绣花针”。注重科技赋能,运用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基层减负手段。开发电子台账软件和小程序,强化电子化台账应用,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同源管理、统一标准,对不必要的台账、报表实现科学“瘦身”。推行RPA机器人助力业务流程智能化,防控人工误操作风险,为基层减负贡献实效。
为基层减负要用好“穿针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涉及业务的方方面面,也就意味着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加强统筹协调。不同部门间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互动协作、共同发力,防止出现各吹各的号、各要各的账,实现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基层减负取得成效。(张伟)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