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人生

王勇:“兵味”不褪色,责任勇担当

2023-08-2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他十九岁入伍,曾经在新疆塔城武警支队当兵3年,1990年,他脱下戎装换工装,把特别能吃苦、善打硬仗、纪律性强、踏实细致的作风,带到了油田,带到了工作岗位上,这一干就是33年,34年党龄的他先后获得西北油田“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完井部运行室调度员王勇。

危难关头冲向前

2007年3月,一口高产、高硫化氢井发生井喷,远远望去,一股冲天的黑色油龙,愤怒地咆哮着。井场上高含硫化氢的稠油不断弥漫,随时可能发生燃火、爆炸,王勇不顾个人安危报名参加抢险突击队,并成为抢险第一梯队队员,临上现场大家一起拍了张集体照,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便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咆哮的井口。迎着刺耳的呼叫声,他和队员们背着6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一步一步进入井场。滚烫的稠油从井口喷出,给他们来了一场高温石油雨,尽管穿着雨衣,他们依然感受到皮肤被高温灼伤的疼痛,空气呼吸器里狭小的空间令人喘不过气来,只觉得心跳加速。他们15分钟一换班,就这样一板一杆地搭建出了井口操作的工作面,抢接上了手动锁紧装置,终于成功制服了脱缰的“油龙”。

“在部队,急难险重我们上,在油田,是同一个理儿!”王勇掷地有声地说。

脚踏实地干在前

“无论在部队,还是在油田,我始终都是一个兵。”王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自200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生产运行调度员,调度工作不仅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要能协调好一切大小事务,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调度工作琐碎、繁杂,上传下达生产指令和信息要准确、完整。

“勇哥,TH122125井,测压遇阻,麻烦联系一下生产科。”这边电话刚放下,那边电话又响起:“王工,TH12582井完井物资还没有到井,能帮忙催一下吗?”这就是王勇的日常。每天接听指令、传达指令最多时达100多条,忙时一天接打电话100多个,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在线,随时随地投入“战斗”。

调度工作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不管早晚,只要现场出现问题,都需要及时协调处理。作为一名调度员,深夜接打电话、联系总调、安排应急车辆等早已成为王勇的“家常便饭”。

7月的一天凌晨2点40分,王勇接到项目管理总监欧朝杰的电话:“顺北804井四通左翼阀门打不开,请马上联系一下金石厂家。”王勇听到后眉头一紧,他知道“深地一号”工程耽误不得,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并联系生产科、厂家,来来回回一通电话后,确定厂家人员与设备都将连夜赶往顺北。一颗心总算放下来,此时已是凌晨3点多了。

对待问题、对待困难,王勇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因此,被大家亲切地誉为“铁”调度。

好帮勤做解困难

他还是个众所周知的热心肠,同事遇到困难,他总是热情地伸出双手,同事换宿舍他提前帮助打扫,同事的床板窄小他帮着加宽,同事洗衣机漏水他帮着整改排水管线,不管谁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忙。一次,凌晨2点40分,他突然接到新分员工王靓的电话,说她突然胸闷气短眩晕特别难受,他心里咯噔一下,离联合基地最近的医院有80多公里路途,事不宜迟,他一边联系急救中心,一边将情况给上级汇报,7分钟后急救中心的车停在了联合基地宿舍门口。事后,王靓专门打电话感谢他,他呵呵一笑:“我们都姓王,500年前是一家,小事一桩,不用挂心上。”

这就是王勇,一个“兵味”十足的“石化兵”,一个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作风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没有感人肺腑的壮语,有的是他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气度和风范。

(孔德超 )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蒋文娟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