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要闻 行业国内 石化人生 油田企业 科研工程 党建政工 石化海外
首页 石化人生

张惠书:51年,不舍三尺讲台

2023-08-2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屋子,五套小桌椅,一台极小的风扇,张惠书正坐在窗前辅导一年级学生王晗逸如何看图写作文,窗台上放着一兜绿豆角,闷热的房间里仅靠这台小风扇带来丝丝凉意。

“过两天,社区居委会就要来装空调了,能专门为我设立一间知心工作室,让我继续更好地通过教书育人来关心下一代的孩子们,我真是太高兴了!”74岁的张惠书快言快语。

张惠书是胜利油田的一名退休老教师,1972年参加工作,当了13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后成为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教育科小学教研室教研员,从事语文、历史、地理、自然等六门课的教学研究工作,参加过山东省组织的小学义务教育部分课文的教案编写工作,曾荣获山东省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员和胜利油田模范教师。

2004年退休后,难以割舍三尺讲台的张惠书很快就加入河口社区的“三热爱”宣讲团,在河口地区的10所幼儿园和小学巡回讲课,向孩子们传授优良传统教育,讲述五星红旗的故事,讲前辈们爱祖国、爱国旗的故事,讲述祖国的巨大变化和成就,讲老石油艰苦创业的事迹,为学校青少年宣讲“爱祖国、爱油田、爱社区”的“三热爱”教育。

所到宣讲的幼儿园、小学里一些青年教师纷纷向张惠书取经,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备课笔记借给他们看,帮助青年教师吃透教材、研究教法、编写教案。她自己更是19年坚持义务辅导数百名小学生作文写作,只要有孩子家长找到她,张惠书总是爽快答应,利用寒暑假或是平时放学夜间时间给孩子们补课。哪怕是只对着一个孩子的教育,张惠书也是一定要写备课教案的,启发谈话、指导看图、写作要求、词语积累、列提纲……每一节备课笔记上,不仅有密密麻麻的红、蓝字相间的标注笔迹,还有她自己动手绘制对应的图画。孩子们都很喜欢听她生动有趣的讲课,渐渐地,张惠书感到她不是离不开三尺讲台,而是离不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若渴、天真无邪的脸庞,每每看到孩子们都因为她的教导而慢慢得以进步和成长,她就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价值。

尽管如此,张惠书心里仍然十分清楚:如果不跟上教学的新形势,不及时充电,站在讲台上也会心慌。于是,她经常到胜利油田老年服务管理中心河口老年服务部申请参加“五老”培训和宣讲工作。在这里,张惠书加入胜利油田河口老年服务部与河口街道联合打造的夕阳正红党性教育宣讲、萤火虫学堂教育工作中,为青年员工、青少年讲解河口区以及油田的发展历程,继续通过萤火虫学堂为更多的孩子在寒暑假集体授课。她还加入河口老年服务部的阳光老年志愿服务队,参与“对特殊老年群体精准服务、照顾西部上产和外部创效职工家庭、关心关爱‘五老’队伍”的老年服务“三个转移”工作。正是在这里,她的“教育情结”逐渐升华到“帮助油田青工解除后顾之忧、支持油田主业发展”的高度。

在胜利河口阳光老年志愿服务队,在这支“老老互助”的有爱团队里,张惠书变得更忙了。王晗逸小朋友就是张惠书帮助的第一位“父母均是油田一线青工”的孩子,孩子的奶奶身体不好,爷爷只要把孩子送过来,张惠书都会全身心投入地陪伴孩子,通过贴鼻子等游戏引导孩子学习轻松写作文,常常忘记了时间,顾不上回家做饭,阳光老年志愿服务队的老伙计们看到了就会顺路帮她买些豆角、黄瓜等蔬菜,放到知心工作室的窗台上。“老帮老、老助少”,最终受益的是一线青工得以安心工作。

“参加工作到现在,51年了,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热爱的三尺讲台,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们,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这一生是幸福的!我想,我会一直幸福下去!”张惠书说这句话的时候,双眼湿润而有神。

(张海宁)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蒋文娟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