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题
海上采油平台潜油电泵电缆接头制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缆的绝缘性能。以往电缆接头采用铜管压接的方式,两根电缆铜芯在铜管内存有一定间隙,直接接触面积相应减少,使得电缆接头电阻较大,制约了电泵电缆的使用寿命。
● 创新点
经调研学习,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海上电力(电泵)服务中心完井首席技师姜松竹对连接管进行技术攻关,在结构和材质上进行创新,成功研制出一种电泵电缆热熔锡装置,解决了电缆连接铜芯存在空隙的问题。
● 效 果
电泵电缆热熔锡装置的特殊结构和材质使得电缆接头处电阻大幅下降,提升了电缆接头绝缘性能,有效提高电缆接头质量,使电泵井检泵周期由3.8年延长至7.4年,进一步降低了维修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聪聪
12月9日,在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海上CB22G-7平台电泵完井作业现场,海上电力(电泵)服务中心完井首席技师姜松竹带着5名技术人员,在该井应用电泵电缆热熔锡装置。为准确掌握装置应用情况,他们还同时进行着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建立起“一井一档”的装置应用档案,为后续装置的升级服务和检维修作业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电泵电缆为井下潜油电泵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油管柱内环境复杂,充斥着腐蚀性气体和杂质。电泵电缆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经受多重考验。时间一长,压接不实存有空隙的电缆接头,就会被外界气体杂质所侵蚀,逐渐氧化老化,使得接头处电阻不断增大,电缆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击穿或熔断问题,制约了电泵电缆的使用寿命。
日常的维修作业,是将受损电缆接头切割掉,进行重新制作,或者直接更换新电缆。这么做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且维修效果不会持续太久。
为更进一步保障油井的安全生产,姜松竹外出学习,对照《潜油电泵电缆接头连接操作规范》,并结合带队现场施工经验,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创新工作思路:改良连接管,在上部和下部设电缆芯孔,将中部设为空心,让电缆芯插在电缆芯孔内,从而实现电缆中间对接。
经研究,姜松竹决定选择负载量大、电阻率小、导电性好、抗氧化强、接线方便的紫铜作为连接管的原材料。他将截取好的锡焊丝放入连接管内中间位置,用连接管护罩夹持连接管中间位置,将连接管内的锡焊丝全部罩住;利用热风枪吹出的热风对铜套进行加热,待锡焊丝熔化后填满连接管与铜芯之间的空隙,将两根电缆铜芯插到连接管内,再用压接钳按规范压接铜套。
按照这一思路,姜松竹成功研制出电泵电缆热熔锡装置。截至目前,该装置已在海上20余口潜油电泵井中应用,有效延长了电泵井检泵周期。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