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国 朱创业 邵晓玲
“经过严格测试,质量不比新购置的差。”2月23日,在经纬公司西南科研生产基地二号车间定向维保室,西南测控公司维保中心定向维保组副组长李映林,拿着刚刚完成修复翻新的配件推杆外筒,与定向项目部现场工程师认真交流,征求修旧利废意见。
作为定向脉冲仪器主要配件的推杆外筒,原来一直是一次性使用后报废重新购买。这导致定向仪器的成本居高不下。今年初,经纬公司开展攻坚创效主题行动后,维保中心分管定向维保的副主任叶庆和李映林等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团队,对推杆外筒的材质及结构展开了深入分析,并联系相关专业厂家,尝试对推杆外筒修复再利用。
由于定向施工对仪器工具性能参数要求很高,为了保证现场施工质量不受影响,叶庆与团队人员一道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加班加点反复攻关10余次,最终采取研磨、镗孔、抛光、纳米涂层处理等6种严格的加工工艺,对推杆外筒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在地面对翻新后的推杆外筒进行了200小时的测试,结果显示地面磨损度符合要求。
地面质量过关,只是成功了一半,在情况更复杂的井下使用合格才是关键。经过叶庆的协调,维保中心又和定向项目部联合开展入井实验。他们将修复的推杆外筒按规定入井正常使用175小时,再取出认真检查,经检测,使用效果不受影响,井下测试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严格的综合测试后,叶庆团队将修复后的定向工具投入生产。截至目前,7支修复后的外筒在不同井况下使用,全部取得成功。
“如果新购置推杆外筒,单支费用就4800余元,现在单支修复费用仅450元,降本增效超过90%。”叶庆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我们准备对使用过的40余套推杆外筒全部修复再利用,粗略估算可以节约仪器购置费用约18万元。”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