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 展
通讯员 林 湘 张硕容
“请技术员每6个小时按照制定的模板内容,汇报装置生产情况,党员攻关小组要根据数据变化优化调整工艺,确保装置高负荷稳定运行。”3月21日,在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部主控室,环己酮区副片区长胡璐布置着当天的装置生产工艺监控任务。
环己酮区负责全球首套酯化法环己酮装置,以及氧化法环己酮装置和配套的“三废”处理装置的运行工作。环己酮党支部共有党小组4个党员81名。
酯化法环己酮装置两条生产线近两年投产后一直保持安全平稳运行。今年1月,受催化剂跑损及催化剂再生出料泵易堵塞的影响,酯化法环己酮装置不能稳定高负荷运行,消耗居高不下。环己酮党支部聚焦装置提质增效,组建了党员攻关小组,以“党建+技术攻关”模式,着力解决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此,党员攻关小组实施“特护运行+精益管控”,对高危机泵进行特护特检,精调细控工艺参数;改造催化剂再生出料泵管线,延长机泵运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装置双线高负荷运行。
针对环己烯酯化单元催化剂跑损导致塔釜泵过滤器堵塞跳停问题,该党支部成立以青年党员为骨干的“现场特护小队”,落实“工艺+技术+保运”24小时全天候特护措施,在机泵流量出现波动时,及时停泵、切泵、清理过滤器,再回装备用,避免双泵同时堵塞影响酯化单元连续运行。2月份,党员骨干带头及时清理过滤器270次。
目前,该支部攻关团队通过阶段性、系统化的特护管理和工艺技术优化提升,成功将酯化法环己酮装置的运行负荷率从80%提升至90%。2月份环己酮日产量较上月提高40吨,产品合格率从99.96%提升至99.98%。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