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各企业认真落实《中国石化2025年度质量工作要点》,通过强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营造诚信经营环境,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中国石化第15个质量日到来之际,本版刊发专题,介绍部分企业结合实际开展的质量改进行动。敬请关注。
中国石化2025年度质量工作要点(摘要)
2025年质量目标
全员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石油和化工产品稳步向高端迈进。杜绝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努力实现“零事故”。
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油田企业要持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二)炼油企业要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导向,全面强化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三)化工企业要严格产品标准源头控制,以客户需求为第一要务,开展化工产品标准梳理工作。
(四)油品销售企业要严控购储运销全过程数质量风险,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品牌竞争力。
(五)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强化重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控,密切跟踪重点项目进展,系统分析施工质量管控重点,制定月度质量管控清单,明确提示质量风险。
(六)石油工程企业要持续提升工程质量,全力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树立让客户满意的石化油服品牌形象。
(七)炼化工程企业要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以体系思维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八)物资供应管理部门要持续强化供应链质量管控,定期开展物资供应质量管理自评价。
(文字来源:集团公司科技部)
夯实基础 强化质量全过程管理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严格进行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条件确认,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海上施工质量管控。平台对承包商资质、施工票据及施工机具进行全面审核与检查,并对照施工方案逐项落实质量风险点,施工过程实行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措施。图为3月31日,在埕岛中心三号平台能力提升工程撇油器更换施工现场,监督人员仔细检查施工电子票据。张 灿 摄
中韩石化化工检验计量中心技术人员严把产品质量关,他们与生产单位密切配合,定期对送检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并对存疑参数增加现场采样频次,依据实物对比和化验数据,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所有产品指标合格。图为4月1日,该中心质检人员对聚丙烯颗粒外观进行检测。付 松 摄
在中国石化第15个质量日来临之际,河南石油全面开展质量日主题活动。他们重点检查了接卸环节油品留样和内部抽检取样环节,并加强了加油机的自检校验。此外,还邀请客户现场观看加油机自检流程,确保油品从入库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受控。图为4月1日,在河南南阳石油工业路加能站,卧龙石油经理张翔宇(右二)邀请客户现场观看加油机全流程校验。 姜明武 摄
中原油田:让质量永远领先一步
杨 敏 张祥兆
中原油田以质量管理对标创标为主线,强化质量监督与改进创新,推进全链条质量管理升级,持续深化“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核心理念,全面提升油田质量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中原油田外销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外销原油有机氯含量均值0.68mg/kg,天然气保持一类气水平,采购物资监督抽查合格率99.3%。
高位推动构建质量治理新格局
中原油田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核心,建立“大质量”工作格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内上游油气企业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工作方案》,油田层面梳理质量相关制度140项,二阶流程370项,编制油田《质量管理手册》,初步形成“质量管理手册—业务流程手册—专业管理手册”体系框架,将质量管理覆盖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9大领域,细化26项过程控制指标,落实到42个责任单位的100项考核细则中。
“我们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体系有效性评价,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每半年开展一次管理评审,从根源上绷紧质量这根弦。2024年,14家单位平均得分较上年提升17分,持续改进效果明显。”油田安全环保部(技术监督部)副经理柴英志介绍。
精准施策织密风险防控网
“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到生产制造环节,是严防‘带病’物资出厂的强有力手段。”3月24日,中原油田物资供应中心技术质量检测站督查专员专程赶赴宁波,深入注水泵撬生产厂家开展出厂验收工作。
中原油田严格物资质量管控,把控采购风险源头,强化物资采购质量标准的审核,有效保证了产品技术标准的准确性;加强生产过程、到货、使用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对抗挤防腐套管等物资生产过程监督把关,对石油专用管材等关系油田安全生产物资实施到货检验验收。
在工程建设方面,他们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制定了施工设计及井控应急预案的标准化模板,并优化工序技术措施。同时,制定了作业施工防卡“十个必须”准则,并将其纳入“零容忍考核”,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执行井况预防措施。
创新驱动激发质量新动能
“这种智能油套管激光测距仪,可以精准测量油套管长度,结束了用卷尺测量的历史,最大限度减少了测量误差。”3月31日,在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濮东作业区作业509联队胡7-203井井场,技术人员正在使用智能油套管激光测距仪器认真测量油管长度,其精准、便捷的性能,赢得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
为强化对质量工作的改进创新,中原油田搭建“金字塔型”创新体系,形成“班组QC小组—基层创新团队—专家工作室”三级联动机制,按照“带项目、分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课题注册入手狠抓群众性质量改进创新。2024年,油田共有18家单位注册精益改进、六西格玛课题35项,涉及现场改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效益、节能减排等多类改进内容。
此外,为提升全员质量素养,中原油田创新开展质量工匠培育计划,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质量诊断师”等载体建立“理论+实操”双轨培训机制,并开展原油有机氯检测比武、油套管检测技术比武等活动,培育出6个省级质量信得过班组,其中1个班组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齐鲁石化:秉承匠心打造质量过硬橡胶产品
本报记者 刘芳芳
齐鲁石化橡胶厂丁苯二车间坚持“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名片”的原则,通过强化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管理、优化客户服务等举措,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2024年该车间产品优等品率达99.66%,比上年提高0.06%,各项指标合格率达100%。
生产过程中,设备长周期安稳运行是关键。该车间班组员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再利用技术分析“微课堂”时间复盘处理过程,举一反三提升班组人员操作技能。结合生产实际,该车间组织员工开展画流程、记参数、练应急、质量管控等专项培训,提升员工操作技能的同时增强质量意识。
丁苯二车间的产品助剂种类有30多种,每种物料的比例直接关系到橡胶产品的质量。因此,车间技术人员每10天进行一次物耗分析,通过对助剂添加量与产出比例的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及时调整工艺,确保橡胶产品的各项指标达标。2024年,该车间生产的橡胶产品在定伸强度、拉伸强度、灰分含量、结苯指数、门尼黏度及挥发分等方面均实现了100%合格。
为助力青年员工成长,该车间不定期举办技术分析“微课堂”。活动中,青工们选择不同生产负荷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详细地物料衡算,对比新鲜丁二烯和苯乙烯、回收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消耗情况,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车间负责人参与指导,并从绘制物料衡算示意图到计算结果整理进行全过程点评。
此外,车间技术人员始终秉持“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上门提供技术服务、视频沟通、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深入了解橡胶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他们还特别定制了门尼橡胶、国际大包装箱等产品,以专业精神和细致服务切实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十建公司:岗位练兵提升质检能力护航工程质量
本报记者 田元武
“这段焊缝比规范要求多了0.1毫米,需要返工。”4月1日,在十建公司承建的山东联泓格润新材料项目130万吨/年DMTO装置现场,质量检查员张峰举着检测仪蹲在管廊下,对焊工刘立强说道。
“就0.1毫米,没必要返工吧。”
“刘师傅,0.1毫米的偏差,在热应力作用下可能引起焊缝裂纹。”张峰打开手机里存档的焊缝剖面模型解释道,“这是3月份岗位练兵时的一个案例,焊缝高度超出规范标准引起的裂纹缺陷。”听罢,刘立强重重地点了点头。
今年以来,十建公司积极开展“火眼金睛”岗位练兵活动,全力提升施工质量检查员的业务能力,为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在山东联泓格润新材料项目130万吨/年DMTO装置建设开工伊始,项目部创新开发了“可视化质量风险隐患排查软件”,将典型质量隐患案例转化为三维动画视频模型,质量检查员们通过该软件进行岗位练兵,提升排查质量风险隐患能力。
把岗位练兵“嵌进”施工工序是项目部提升质量检查员业务能力的另一重要措施。在DMTO装置反应器、再生器两大设备预制攻坚阶段,质量检查员们开启“白+黑”岗位练兵模式。白天跟踪设备组对焊接,记录下每道工序的352个质量控制点,夜晚他们化身“质量侦探”,在培训室分析焊缝无损检测报告中的“蛛丝马迹”。
今年一季度,项目部开展了焊接质量风险隐患排查、质量问题整改闭环管理等20场岗位练兵活动。在该活动的有力推动下,包括张峰在内的12名质量检查员提前29天完成了重达1100吨的DMTO装置反应器、再生器设备的质量检测任务,焊接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99.2%,项目部连续8个月在业主、总包组织的月度施工质量评比中位列第一名。
共享公司:“一二三”工作法创新优质高效呼叫服务
张翼麟 王 颖 梁广平
共享东营分公司呼叫中心业务部承担着集团公司220套统建应用系统的IT运维呼叫服务,以及集团内外部石化商旅用户运营呼叫服务的重要职责。为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他们采用了“一二三”工作法(一副笑脸暖人心、双线问答练内功、三大举措提质效),使客户满意率保持在99.5%以上。
一副笑脸暖人心。在共享东营分公司呼叫中心业务部,员工们上岗做的第一件事是“微笑”。
“我们都是通过电话与用户交流,微笑着回答用户问题时,我们的语气会变得更加温和。”该部门负责人刘甲红介绍说。
为了让员工们能够真正“笑起来”,该部门推出了“心灵热线”“笑容驿站”和“趣味减压工坊”等解压活动,帮助大家放下心理包袱,面带笑容地投入到客户服务中去。
双线问答练内功。每日早上8时,该部门的“晨会问答”会准时拉开帷幕。老员工发问,新员工们依次起身,走上讲台讲解业务处理方案,展示自己最近的学习成果。下午4时,“茶歇问答”活动又开始了。老员工们化身活“宝典”,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向新员工传授如何处理各类“疑难杂症”,借此进一步提升大家的业务处理能力。晨会和茶歇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该部门独具特色的“双线”问答学习机制。
“我们用轻松的问答代替了传统的笔试,让学习过程更轻松,效率更高。”该部门员工梁广平介绍。这种双线问答机制,他们已经持续实践了3年多,工单解决率提升了3%,新员工单独上岗时长缩短了10%。
三大举措提质效。日均1000多次的呼入呼出是呼叫中心业务部的工作常态。为了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该部门制定了效率、质量、智能“三大”提升举措。建立蜂鸟响应效率规定,通过动态排班与调度、标准化流程优化、技术工具升级及复杂问题专项“会诊”等措施,将问题平均解决时长压缩到180秒内。每月发布《服务痛点TOP10》,优化了包括用户提前离店申请、机票自助退改签在内的39项流程,实现了用户服务零投诉。积极开展智能化建设,开发了“400”话务系统自动报表、商旅集团自有酒店开关房等12款小程序;构建了AI大模型知识库,实时分析用户语义与情绪,及时提供问题处理方案,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江汉石油工程:“三管齐下”建设品质工程
王宗华
3月27日,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70633JH钻井队承钻的兴页L257-4-1HF井顺利完井,完井周期29.85天,刷新复兴区块钻完井周期最短纪录。该公司以“创新质量管理,驱动价值创造”为核心,2024年度累计完井126口,井身质量合格率100%,以实际行动打造品质工程。
制度筑基,全员质量意识再强化。该公司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聚焦井筒质量提升、钻井提速等关键问题,制定《工程质量故障复杂管理办法》《钻井质量管理规定》等制度33项,编制重点区域技术模板4个,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加大对管具、固井等承(分)包商考核力度,工具仪器故障率同比降低11.3%,固井质量100%,固井优质率比上年提升14.87%。鼓励创先争优,设置工程质量奖,2024年度共有102口井获得质量奖励。
科研攻关,全流程监管提质增效。该公司严格把控施工各阶段生产风险,特别是对风险探井、超深井、高含硫井等特殊井,执行“双盯”措施,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查看钻井参数、井眼轨迹及泥浆性能,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远程指导解决。
面对制约工程质量的技术难题,该公司实施专家团队“挂片包井”措施,通过数据监测,对“蚂蚁体”地层提前预警,研究形成三维水平井优快定向技术,攻克红星工区漏垮同存、涪陵工区长水平段压力高、摩阻大等难题。
同时,该公司积极组织开展QC质量小组活动,围绕井下设备质量控制、钻井流程规范等关键点开展质量攻关,依托专家团队力量,先后创办李伟技能大师工作室、胡小奎创新工作室,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近年来开展科研项目30项,其中《涪陵页岩气压裂区加密井安全钻井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获得2024年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艺革新,打造工程质量核心竞争力。该公司收集邻井的实钻资料,并结合地质、钻井工程设计,利用控压钻井软件优化各项参数,形成高质量施工方案设计;优化钻井工艺,钻机月速同比提高13%,一季度,共刷新16项工程纪录指标。
提升钻井液性能是优化井筒质量的关键。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全面开展钻井液性能优化实验,针对不同区块不同地层,依托RTOC科学钻井系统,模拟排量—摩阻—密度的动态平衡,实现了流体力学参数的精准适配,破解了硬脆性页岩地层井壁失稳和井眼净化的双重难题。同时,升级固控设备,净化钻井液,保证井眼清洁度,为钻头前进扫清障碍。3月6日,该公司50809JH 钻井队应用新型高性能钻井液体系,实现65天年进尺上万米,创造涪陵页岩气田单队年进尺破万米新纪录。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