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头条

齐鲁石化高效克劳斯硫回收技术助力清洁生产

推动含硫废气治理技术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2025-04-10 来源:中国石化报

本报记者 顾 波 刘芳芳

“硫黄回收装置运行状态如何?”

“装置运行稳定,新型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都很好。”

4月8日,齐鲁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所所长刘剑利电话联系金陵石化15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相关负责人,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

金陵石化15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应用齐鲁石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效克劳斯硫回收技术后,装置满负荷工况下运行稳定,促进了清洁生产。目前,该技术的核心催化剂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企业的硫黄回收装置。

该技术是齐鲁石化一项重要绿色科技创新成果,是硫回收成套技术又一重大突破,为国内外首创。应用该技术后,硫黄回收装置硫回收率达99.13%,脱硫后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硫的资源化利用率达99.999%。“高效克劳斯硫回收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齐鲁石化是中国石化唯一从事硫黄环保成套技术及系列催化剂研发的企业,拥有近50年硫黄生产技术研发经验,研发水平国际领先。近年来,国家对硫黄装置二氧化硫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山东省更是出台了全球最严排放标准,国内外均无成熟可靠技术可以支撑,硫回收相关技术系列化研发迫在眉睫。齐鲁石化责无旁贷扛起这一重任,在深耕硫黄环保成套技术及系列催化剂研发的同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自有科研院所优势,厚植创新沃土,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高效克劳斯硫回收技术研发初期,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为配套开发高性能核心催化剂,刘剑利带领团队成员深入探究反应机理,剖析催化过程,对每一项性能参数进行反复推敲、改进和优化。

“活性组分组合和匹配方式有很多,要耐心测算、不断调整,急不得也不能有半点儿马虎。”刘剑利介绍,他们在硫黄微反评价实验室,精心模拟企业工况下各种条件,不断提升催化剂性能。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经常倒班,24小时连续记录和调整运行参数,一次次计算,一次次推倒重来,在无数次尝试中找寻最优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成员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完成“高效克劳斯硫回收技术开发及应用”研发任务。该项目于2024年8月通过中国石化总部鉴定。相关专家听取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应用和经济效益报告后,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可带动硫回收技术创新,推动含硫废气治理技术产业发展,新建装置费用可节约30%以上,装置运行成本可降低4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适用于炼化行业、煤化工和天然气净化行业等各类硫黄回收装置。

该技术研发成功后,项目组成员加强与各企业交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

为确保技术工业化应用顺利进行,项目组成员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提前到相关企业了解硫黄装置实际工况,详细编制工艺包和改造方案,全程跟进催化剂装填、装置开工、运行初期维护、标定等,通过现场指导、视频连线、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赢得客户认可和赞誉。

刘剑利介绍,齐鲁石化前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炼化含硫废气超低硫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硫回收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推广应用到32家企业81套装置,系列催化剂已应用到国内外300余套装置。

(责任编辑:蒋文娟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