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瑞龙 李 鹤 刘玉福
PTA生产装置是世界公认最难操作的化工装置之一。2024年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仪征化纤300万吨/年PTA装置投运后,精通机电仪技术、爱钻研善创新的曹飞,围绕进一步提升装置智能化水平展开技术攻关,通过对装置催化剂回收工艺程序进行优化改造,将多道工序集成“一键操作”,使回收系统投用时间缩短50%、回收率提高10%。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建设祖国。2002年,面对高耸的PTA装置、错综复杂的管道和繁多的仪表阀门,军人出身的曹飞迎难而上,坚守“当工人就要当个技术过硬的好工人”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起早贪黑,摸索装置,把师傅传授的、书本上学的,以及自己琢磨出的故障排除方法都记录下来。23年来,他记录了20多本超30万字的工作笔记和故障案例集,成为同事们争相借阅的宝典。
仪征化纤300万吨/年PTA装置与原有25万吨/年、45万吨/年老旧装置有着不同的生产工艺技术,曹飞发扬敢啃硬骨头的拼劲、钻劲、韧劲,盯现场,学技术。穿着安全监护马甲的他,经常在十几米高的管廊、脚手架上穿行。为保证装置核心设备空压机组主流程每一根管道洁净,他戴上防尘口罩,带头钻进只容一人作业的管道内清理杂物、验收。为确保空压机组按时试车,他通过优化蒸汽吹扫方案、油运方式等措施,缩短了时间且保证了质量。
在同事眼中,曹飞是“设备故障神医”。他对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持高度关注,任何细微的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次巡检时,他发现管廊上一根管线外保温层正冒着蒸汽,这细微之处立即引起了他的警觉。仔细检查后,他迅速判断出是锅炉水管线出了问题,并立即组织维修,成功避免了因蒸汽泄漏导致的联锁停车事故。“只要用心对待每台设备,像关心人一样关心设备的状态,就容易发现设备的‘病因’。”曹飞常说。
在徒弟心中,曹飞是“定海神针”。被誉为PTA部“第二技术科”的曹飞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通过绘图赛、PK赛、头脑风暴等培训模式,成为技艺传授和激发创新的摇篮。曹飞经常带领青年员工深入装置现场,手把手传授技艺。14年来,曹飞带领团队完成了150余项难题攻关,增效1.01亿元。2021年12月,工作室获评中国石化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024年,工作室通过持续技术攻关进一步释放装置产能,实现日增产PTA216吨、产值增加81.86万元,显著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