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构建防御机制化解AI工具的决策风险

2025-04-30 来源:中国石化报

顾家瑞

在石油石化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深度嵌入市场分析、生产调度等关键环节,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然而,AI工具也存在其局限性,潜藏着决策风险,需要我们警惕。

当前主流AI模型普遍存在时间盲区。以借助AI规划企业2025年产能为例,由于AI对未来时间戳的识别能力不足,会自动将2025年的市场需求预测数据校正为2024年的参数,从而使精心构建的产能规划模型出现系统性偏差,宛如高楼建在沙堆上,根基不稳。在原油价格波动预测及化工产品周期研判场景中,这种时间认知缺陷更是频繁作祟,会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市场走势背道而驰,企业库存策略完全偏离市场节奏,损失惨重。

AI工具时空局限性的隐蔽性,也在悄然侵蚀着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以借助AI生成2025年新能源趋势报告为例,如果AI缺失2025年政策数据,便会沿用2024年碳排放交易价格曲线进行推演,这样给出的投资建议,与2025年实际出台的环保新政大相径庭,便会使企业在项目决策上误入歧途,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石油石化行业工艺复杂、产业链长,进一步放大了AI数据时效问题带来的风险。一旦AI将2025年地缘政治冲突预警数据错误锚定在2024年,企业可能基于错误信息过早调整原油采购策略,造成经济损失。在装置检修周期优化中,设备老化模型若错误关联未来时间节点,极有可能引发非计划停产事故,影响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

面对AI的时间陷阱,企业需构建防御机制,建立时间防火墙,严格校验数据时间戳,拦截时空错位数据;形成人机协同决策闭环,对智能投资建议开展三级复核,成效显著;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融合行业经验与AI验证技术。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智能化浪潮中明辨方向,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