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杜宏斌 分子链上的守望者

杜宏斌身上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敢啃硬骨头的拼劲。参加工作34年,他带领催化剂北京奥达分公司转型发展扭转困局,5年经营效益实现400%增长;他带领创新团队积极开展自主研发与技术攻关,成功实现降本创效超亿元。

2025-05-22 来源:中国石化报

韩楚婷 韩玉花 沈涵雅

5月的催化剂北京奥达分公司迎来最美时节: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团团簇簇的绣球缀满枝头。又到了创新团队的例会日,杜宏斌仍按惯例提前抵达。会前,他总要先在厂区里转一转、看一看。

2000年,杜宏斌作为主要负责人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球形聚丙烯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和工业化生产。彼时,在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打压之下,国产聚丙烯催化剂工业化生产举步维艰。

作为现场技术总指导,杜宏斌带领团队不断学习实践,破解了如大山横亘的无解难题,年轻的他以不服输的韧劲终迎曙光:球形聚丙烯催化剂中试产品工业应用试验一次成功,生产装置建成并一次开车成功,实现国产球形聚丙烯催化剂首次工业化生产。

随后的25年工作中,杜宏斌始终以迎难而上的姿态,带着团队啃下高性能聚乙烯催化剂装置这块硬骨头;又在超重力制备球形载体技术上反复钻研,拿下国内外专利。奥达的催化剂产品自此从单一走向齐全。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企业要生存就要适应新要求。2018年,杜宏斌带领奥达直面困境,提出“绿色发展、技术突围”的转型升级策略,主动拥抱新机遇。

依旧是带着不服输的韧劲,杜宏斌一头扎进了废酸渣治理“卡脖子”难题的技术攻关。“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队强了,企业才能强。”杜宏斌牵头成立创新团队,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开发出废酸渣源头减量化新技术,解决了困扰企业的环保难题,他牵头的“聚烯烃催化剂废酸渣减量化技术开发”科研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环保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进一步推动了聚烯烃催化剂绿色化发展,同时为企业带来累计超过1亿元的经济效益。

为打造花园式工厂,作为总设计师,杜宏斌带着图纸穿梭在施工现场,细细雕琢每一个细节。6个月里,他用红笔在图纸上写下无数批注,见证着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厂区由图纸变成现实。2024年,北京奥达分公司获评北京市绿色工厂。

在厂区广场中央,矗立着杜宏斌参与设计的等规聚丙烯分子链空间结构雕塑,杜宏斌说,正是因为有了催化剂,才使得这种等规分子链更加完善。如今的奥达,正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坚定前行,而杜宏斌的目光已投向新的科研课题,他的脚步始终与催化剂的发展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