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鹏 张 华 李文宽
“按照定时性工作清单要求,今天要对常减压装置和气分装置的低压瓦斯系统进行月度第二次查漏,我们要根据低压瓦斯排放点清单逐一完成排查任务。”5月10日,青岛石化炼油一部常压班班长尹春生在交接班会上说道。
这是青岛石化每次交接班会上都要进行的一项内容:将生产、技术、经营等制度和HSE体系要素在基层岗位的具体要求,按照“干什么岗位、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标准、做什么工作”的思路,转化为定时性工作清单,确保员工能够清晰理解、轻松记忆并有效执行。
为进一步提升“三基”工作管理水平,近年来,青岛石化按照体系思维的方式,以制度为基础,深化HSE两清单(工作任务清单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责任,将HSE管理体系要求和岗位职责深度融合,实现责任落实的简化与量化,确保职责明确、标准清晰、操作可行。
公司企业管理部依托青岛石化管理体系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梳理出基层单位HSE定时性工作250余条,搭建了统一的岗位工作清单导入系统。此外,在新制度发布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制度条款,将其转化为工作清单,并提示分配任务,实现工作清单的动态管理。“有了这个系统,员工不仅可以一键查询到内容清晰、目标明确的岗位工作要求,还可以自动形成周、月岗位工作清单,显示完成情况,实现工作任务的闭环管理,也为全员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该公司炼油一部经理张世峰说道。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工作清单管理,在HSE两清单任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公司企业管理部又组织其他专业线条将工作清单导入系统,推动定时性工作清单与网格化、设备包机制等工作相互融合,各单位制度执行问题自查率提升明显,员工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儿”。截至目前,公司共顺利完成637项任务的分配工作。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