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方向晨 科研创新与时代同频

2025-05-30 来源:中国石化报

孙宝翔 洪晨曦

2025年7月,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将在北京启幕,作为亚太化工联盟主席,方向晨全身心投入到大会筹备中。这位“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将整个职业生涯奉献给石油石化行业,他常说,“我这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够了”。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我国开始大量进口原油。然而,进口原油中含硫劣质原油比例较高,成为炼油技术面临的一大难题。

方向晨主动请缨去和硬骨头较劲,通过中试验证11种不同的可行技术方案,带领团队对7套加氢裂化装置进行脱瓶颈扩能改造,使装置总加工能力近乎翻倍。

然而,扩能只是缓兵之计。通过比较论证不同方案,方向晨主持开发出劣质蜡油加氢处理部分转化技术。2002年8月,国内首套180万吨/年含硫蜡油加氢脱硫装置在镇海炼化一次开车成功。此后又有14套装置相继建成,成功开辟含硫原油加工新路线。

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依存度继续攀升,渣油工艺处理技术一度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里。为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方向晨带领团队经过20余年的钻研探索,成功研发出适宜的反应器和催化剂,该技术被命名为“STRONG”,为我国重质劣质渣油加工闯出新路径。此后,方向晨率领团队进一步研发出世界首创的沸-固复合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目前即将实现工业应用。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方向晨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劣质柴油加氢改质技术(MCI)”,创新性提出将稠环芳烃的反应控制为“开环而不断链”,解决尾气黑烟问题。MCI技术属于世界首创,相继在国内近30套装置投用,并荣获200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方向晨关于柴油产品质量升级的研究从未止步。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集成创新技术,凭借成本低、效果好,被国外多家知名公司评为顶级水平。该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0余年风雨兼程,方向晨带领团队开发的多项技术已在国内外300余套加氢装置、300余套环保装置上成功应用,为我国加氢技术跨入国际领先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