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打破基层创新壁垒 让金点子不再困于纸上

2025-06-04 来源:中国石化报

赵 华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企业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于基层员工的实践智慧中。然而,当普通员工怀揣着解决生产难题的创意却受限于技能短板时,这些金点子就可能只停留在“脑袋里的想象”“抽屉里的方案”“会议中的谈资”层面,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如何打通从创意到成果的“最后一公里”,考验着企业创新生态的成熟度。

技能与知识的鸿沟,是基层创新的现实梗阻。例如,若油田基层员工提出“油井远程智能诊断系统”的构想,却缺乏编程能力,便只能止步于原型设计;若炼化企业员工发现某设备存在节能空间,却不熟悉热力学原理,便难以完成数据建模。当创意提出者与专业能力之间存在“错位”时,再好的灵感也可能因“技术断层”而夭折。这种创新梗阻不仅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可能消磨员工的创新热情。

破解困局需要构建创意接力机制。企业可以让提出创意的基层员工与技术专家组成联合攻关组,通过“创意者定方向、专家攻技术、团队共实施”的模式,将基层创意转化为降本增效项目。这种机制既尊重了基层员工的首创精神,又发挥了技术专家的专业优势,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让金点子落地生根,还需企业搭建“创新脚手架”。建立跨部门技术共享平台、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设立创意导师岗位等举措,都能为基层创新提供能力支撑。当企业真正将“人人皆可创新”转化为“人人皆能创新”的实践路径时,那些曾经困于脑海想象、停在纸面规划的创意,将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化作驱动变革的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