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永
77岁的石志光,如今依然保持着每周三四次的电影放映频率。他与电影结缘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年仅11岁的石志光被陕西延安民众剧团选中成为小演员,不仅在舞台上扮演了少年雷锋,还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从那时起,对电影放映的热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1977年,已经在石化系统工作的石志光用积攒多年的800元钱,购买了一台二手电影放映机,开始了自费租赁影片、义务为群众放映红色电影、宣传党的形象的生涯。
那些年,人们常常能看见他身背干粮、脚蹬三轮车拉着电影放映机的身影。48年来,他省吃俭用,自费购置电影放映设备15套,租赁红色主题影片上万部;足迹遍布陕西107个市区县、驻陕部队和各类院校、工矿企业,以及中国石化驻陕、驻疆企业和社区。
2000年建军节,石志光受邀到某部队放映电影。刚走到半路,三轮车就爆胎了,过了几个村子也没找到修车铺。想到上千名官兵期待着看这场电影,他把绳子绑在三轮车上,手拉肩扛,硬是一步步拉着三轮车走到部队营地。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傍晚,顾不上休息,他便开始架机器、调设备。《离开雷锋的日子》放映刚结束,劳累过度的石志光却晕倒在地上。第二天醒来走出部队卫生所时,数百名官兵整齐地向他敬着军礼。“那样的场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石志光深情地说。
2022年建党纪念日,石志光到某军人干休所放映抗美援朝文献纪录片《较量》,珍贵的历史画面、激昂的志愿军军歌看哭了许多离退休干部。放映结束后,一位白发老人在子女的搀扶下走到放映机前,将一杯清甜的自制酸梅汤递到石志光的手里:“感谢你,老师傅!是你把我又带回了当年的朝鲜战场,看到了我的部队,看到了我的首长和战友。你圆了我几十年的梦!”接送石志光的司机也很受感动:“今晚我接受了用金钱都买不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来回运费不收了,我要向中国石化的活雷锋学习!”
作为陕西石油义务宣讲员,石志光每年都会为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开展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教育。除了在银幕和讲台上开展红色教育,他更在公益路上坚定前行。每逢节日,他都会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助人帮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抗洪抗震救灾期间,他也多次向党组织缴纳大额特殊党费。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