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颖
6月6日,烈日炙烤着装置区,“安全生产月”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在九江石化运行四部二班专题会上,班长汪浔峰的讲述将众人拉回那场惊心动魄的漏点追击战。
“1号气分容103平台隐约有臭鸡蛋味!”前不久,外操的报告让汪浔峰心头一紧。液化气本无色无味,为便于察觉才添加了硫醇——这若有若无的气味,正是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危险信号。来不及多想,他迅速抄起四合一检测仪冲向现场。
首轮排查后,汪浔峰很快发现液位计底排空的微漏点,加装丝堵后异味消失了。可次日清晨,那“熟悉”的气味再次飘散,汪浔峰拧紧眉头。
当天白班结束,换下工装的汪浔峰重返装置区。阳光斜照在银白色的保温铝皮上,突然,一道若有若无的气影在反光中一闪而过。他屏住呼吸,顺着铝皮缝隙一寸寸摸索,指尖触到某处时,寒意瞬间从手套传来——这片铝皮冷得反常!
“找到了!”汪浔峰顺着铝皮逐寸排查,最终,发现容103顶部双法兰引出管根部的微小漏点。他立刻汇报运行部并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拉起警戒线、疏散人员、联系维保,一场危机被及时化解。
在“安全生产月”专题会上,汪浔峰展示着隐患点的照片:“隐患就像藏在暗处的敌人,只有戴着‘放大镜’‘显微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才能真正守住安全红线。”台下掌声雷动,大家明白,这份从铝皮缝隙里“抢”回来的安全,正是对“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