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低成本开发如何实现效益新突破?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70183SL队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发挥自身人员相对稳定、人机匹配度高、队伍凝聚力强等优势,创新运用多种方法,打造页岩油开发效率新标杆,融合形成一套“精益打井”经验模式,有效提升单井创效能力。
付 鑫
页岩油井作为非常规油气开发的重要突破,近年来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关注的焦点。稳步推进低成本开发是当前实现页岩油规模效益的关键,深化精益管理是保障效益稳增长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70183SL队通过全链条实施精益管理,实现页岩油口井钻完井周期节约35.74%、降本168万元,显著提高单井盈利水平。该队单井毛利率提升8.38%,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创新单井预算管控。70183SL队创新实施横纵向双维联动管控法,推动页岩油开发降本增效。纵向推行分级管控,采用“剥洋葱式”方法将单井预算细化为6大类58项成本单元,构建“队部—班组—岗位”三级执行网格,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横向建立动态对标机制,通过《单井成本追踪表》实时分析数据,分区域设置红黄绿三色预警看板,打造“网格化分解+多维度对标”管理模式,将降本压力精准传导至钻台一线,成功打破传统预算管理壁垒,实现精益管控新突破。
独创双轴分析法。为精准识别施工流程中的“效益失血点”,该队创新应用“时间轴—费用轴”双轴分析模型法,从时间与成本两个维度交叉诊断,有效解决了二开井段钻具组合切换环节“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作业时间压缩28%,相关成本下降19.5%。同时,他们通过“双轴分析法”的深入应用,二开钻进阶段平均机械钻速提升达150%。
构建风险防控网络。在风险防控方面,该队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动态更新关键指标状态。建立地质工程双参数预警模型,机械钻速下降10%或扭矩超限自动触发黄色预警,可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创新“蜂巢式”应急机制,将风险预案分解至标准化动作,通过模拟推演,确保班组成员掌握3种以上跨岗应急处置技能。该机制成功实现井壁失稳风险提前预警,有效避免复杂情况发生,平均节约口井事故处理费23万元,全年累计减少非生产时间187小时。
数据驱动精准施策。依托数据驱动,他们推出“区块特征识别—技术痛点破解”双维提速模型,精准识别地层界面机械钻速“断崖式下跌”的瓶颈问题。创新采用“地质导向+参数动态调控”技术组合,实时优化关键参数配比,推动该井段机械钻速提升33%。针对高温高压、窄密度窗口等技术难题,研发运用“精细控压钻井+高温测量仪器”方案,钻完井周期缩短35.74%。
创新现场管理模式。在现场管理方面,该队实施六大功能模块分区管理,推行“责任田”承包制,采用三色地标线分区及无线对讲系统构建可视化高效作业矩阵。创新“时空折叠”协同模式:固井与拆迁同步、测井与检修并行,实现工序“零等待”,形成“多线程并发”新范式,非生产等待时间降低67%。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