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24年驻守在戈壁荒漠,在保障油田安全生产的同时,累计抢险救灾2467起,抢救遇险人员2161人,完成应急保障任务8400余次,被评为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先进政府(企事业)专职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汤 晶 杨东辉
滚滚浓烟,燃烧火海,那义无反顾的背影,是最华丽的逆袭。
灾情现场,奔袭驰援,那勇往直前的身躯,是最挚诚的担当。
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24年坚守在西北油田生产一线的大漠戈壁。“驻守一方热土,确保一方平安”,在保障油田生产安全的同时,治安消防中心累计抢险救灾2467起,抢救遇险人员2161人,完成应急保障任务8400余次。这支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用实际行动维护油田安全,心系百姓安危,危难时刻尽显责任担当。
防灾减灾用行动筑就“安全屏障”
今年春季,南疆遭受特大沙尘暴。一时间狂风呼啸、黄沙漫天,给西北油田交通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治安消防中心闻“风”而动,以“沙”为令,细化部署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特勤队职责分工,联合地方交警加大交通指挥疏导、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及时提醒过往车辆降低车速和保持安全车距,切实消除风沙天气道路安全隐患,维护良好的油区道路交通秩序。
安全是幸福的底色,也是最大的效益。治安消防中心聚焦保障油田生产安全,始终将应急管理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推进防范应急救援风险一体化管控体系,建立现场安全管理清单,坚持将安全管理全过程向训练演练、监护保障、应急处置、比武竞赛、生活基地等现场拓展延伸。他们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图谱和台账清单,联合应急部门、同行业单位、采油气厂和施工队伍开展风险识别与治理,强化重点场站、关键装置、薄弱环节消气防风险排查,推进油区生产现场消气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确保各类现场安全工作管得严、抓得细、有保障。
面对危险
永远是最奋不顾身的逆行
“多亏有你们帮助扑救着火的红柳林。西北油田应急救援队伍好样的!”
4月20日,该中心特勤二队驻地附近的红柳林突发火灾,过火面积约400平方米。接到报警,特勤二队紧急出动,经过3小时连续奋战将大火扑灭,周围的村民们纷纷称赞。
进入西北油田塔河区块,在每个路口、道路两侧都可以看到治安消防中心设立的应急电话标识牌。当地老百姓遇到困难和危险,第一个就会想到拨打这个号码。
2024年5月13日,地方社区群众将“人民消防 情系人民”的锦旗送到中心特勤一队表示感谢。原来,该队接到群众房屋火灾报警,当时火势已从损毁的房屋向外延伸,下风方向有民房及易燃杂物,情况危急。消防员在上风和侧上风方向展开火势拦截、重点着火部位压制,经过30分钟扑灭火灾,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挺身而出的瞬间、专业高效的救援,不仅彰显了西北油田应急救援队伍 “守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担当,更构筑起油地共生共护的坚实桥梁。
护佑生命平凡岗位诠释责任担当
“感谢西北油田,谢谢你们救了我丈夫!”5月28日,治安消防中心“沙漠健康快车”医疗服务队接到患者家属的致谢电话。
西北油田南疆工区地处戈壁大漠,点多面广、作业战线长,周边乡村距离最近的县城医院大约有100公里,油区周边群众和油田员工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如不及时救治或转送很可能危及生命。
为此,治安消防中心成立了“沙漠健康快车”医疗服务队,由具有专业救护资格的医生、护士和气防医护站员工组成,与多家疆内三甲医院签订协议,并在油田要道设立应急救援电话牌,为油田员工和周边群众建立绿色应急医疗通道。
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全天候医疗救助合作机制,大漠油区的急救半径被不断缩短。“沙漠健康快车”医疗服务队成立15年来,奔走于塔克拉玛干大漠之中,累计从死亡线上挽救420人,救治转送突发疾病人员2161人,并开展医疗义诊、健康培训,参加者逾万人次。该服务队先后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称号和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银奖”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