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企业 · 动态

十建公司聚焦项目建设施工作业一线,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创新安全技术交底,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三箭齐发”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2025-06-24 来源:中国石化报

本报记者 田元武

“参建员工克服复杂施工作业环境困难,施工风险隐患发生频率比年初降低了55%,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6月5日,在天津南港30万吨/年ABS(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装置项目施工现场,十建公司项目部经理田文冲手持总包单位颁发的月度“安全管理优秀单位流动红旗”介绍,前5个月,该项目建设已累计实现100万安全人工时。

自进入5月以来,该公司承建的天津南港ABS装置项目连续迎来高温、强对流、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工程建设安全管控形势严峻。为筑牢项目建设安全防线,该公司项目部聚焦项目建设施工作业一线,通过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创新安全技术交底、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全力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全年项目建设攻坚创效目标保驾护航。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安全管理精准度

6月初,天津南港地区新一轮高温天气到来。该公司项目部各专业负责人深入施工作业一线,对钢结构安装、设备吊装、管道焊接等重点施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隐患排查,覆盖率达100%,确保高温天气期间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受控。

项目部将施工作业风险隐患排查作为突破口,集中整治项目安全管理中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

“我们将手机智能软件与现场视频系统进行互联,可实时监控施工现场,便于及时排查整治风险隐患。”项目部安全部长王学硕正向记者展示着手机上的软件,就收到新提示:“在主管廊16米平台进行的钢结构安装中,安装三队有一名参建员工安全带系挂不规范。请相关施工人员立即停止作业。”他立即与现场施工人员取得联系。不到10分钟,一份风险隐患整改单就传到他的手机里,并附上了整改视频和图片。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项目部通过手机智能软件和现场视频系统,排查风险隐患多处,隐患排查及整改效率提高了近3倍。

创新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人员绷紧“安全弦”

“大家可以看到,视频案例里由于施工作业平台上的临边孔洞没有做好防护,造成了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因此,各专业负责人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做好安全交底。”6月12日清晨,在ABS装置管道安装作业前,项目部总工程师王文昂组织25名施工人员观看其他企业安全事故视频案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施工作业人员绷紧“安全弦”。

面对ABS装置项目建设复杂的施工作业环境,项目部不断优化安全技术交底方案,不仅把安全交底现场从会议室搬到施工作业一线,而且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不断提升安全技术交底的精确度和实效水平。

在ABS装置施工作业开始之前,项目部将反应器设备吊装、钢结构框架安装等15个关键施工区域制作成三维立体动画,并应用到安全技术交底中,实现参建员工对施工作业风险隐患的预判、提前掌握、提前防范。

自2月初项目建设进入施工高峰以来,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已在施工作业一线组织1200人次安全技术交底,有效管控高处作业、起重吊装等多项重点施工作业环节的风险隐患。

实施正向激励措施,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5月,咱们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有效,参建员工实现零违章,在月度考核中,安全积分最高,这是项目部颁发的‘安全之星’奖牌。”近日,项目部安装一队负责人张志和手拿奖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实行安全管理积分正向激励是项目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夯实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措施之一。他们把企业安全文化融入项目建设施工作业一线,组织安全应急演练,建立安全事故体验区,开展安全管理专项培训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目前,项目部建立了“专业岗位实施专项培训”安全管理体系,600多名参建员工累计参加预防高处坠落、重物打击、防雷防电、火灾消防等安全应急演练和专项培训150多场,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