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萍胡 强
5月18日,周日。西北油田采油二厂最偏远的井站——TH12536井站,热浪在空气中翻涌,红色的抽油机在灼热的空气中划出一道道急促的弧线。
傍晚时分,任杰从项目部销假归来,拿着3套夏季工装递给班长卢开辉:“你的。”
卢开辉年年夏季要领3套工装,这是采油分队党支部书记阚泽特批的。
他拍拍身上那件已经发白、肩膀出现破洞的旧工装,说:“明天干大活儿,穿上新工装攒劲!”
明天?任杰和曹廷华对看一眼,心里倒吸一口气。今年,新疆的夏天来得特别早,比往年提早了至少半个月。进入5月,高温红色预警就有好几次,这次的预警还没有解除。
说来也巧,他们三人所在的采油管理二区巡井3班管理的20余口井,偏偏在这时到了注脂保养的时间。可天热得走几步路就冒汗,到大太阳底下使力气,如此高温下作业岂不是太危险了?
这几天他们班里一直在讨论这事。任杰认为等天凉快了再干,哪怕多注几遍都成。曹廷华觉得一早一晚可以趁凉快干,还说这叫错峰。
20余口井相距200多公里,晚上不能干,一天只能干八九个小时,要是轮一遍得到啥时候?若保养不到位,越是高温越容易出事。
卢开辉问:“要是这中间造成事故,停井呢?”
年近50在油田干了大半辈子的卢开辉,当然知道劳动保护,知道错峰,可有的时候,关键时刻,就得付出。
“不能等,该拼就得拼。”卢开辉的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第二天,“拼”的时刻就到了。
一大早,卢开辉起来吃完饭穿戴一新,就和任杰、曹廷华带上工具和防暑药品,驾驶电瓶车出发了。
开始时,天凉快,注得很顺利。接近晌午的时候,太阳毒了,井口的阀门即便戴着手套摸仍感到烫手。在这偏远井站,所有注脂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
所谓注脂,就是给采油树阀门打黄油。这能延长阀门使用寿命,防止内漏或外漏,保障井控安全。但这活儿,全是体力活儿。要用注脂枪连续不断地打压,才能把半固体的密封脂打进注脂孔。要想压力达到20兆帕以上,一个孔就得连续按压注脂枪一两百次。
机抽井有18个注脂孔,需要反复操作注脂枪3000多次。注完后,还要调整、紧固油井松动的螺丝,一个井场一场“热”战往往要持续两个小时。
卢开辉只让任杰、曹廷华打下手。可即便打下手也不轻松,干着干着,风就停了,阳光开始像针一样扎脸,脸上的汗珠汇聚成流,后背像有小虫子慢慢抓咬着。任杰拿起一块擦井口的新布,不停地给卢开辉擦汗。
有几次任杰想换一下卢开辉,可他不让。说任杰休假刚回来,一路颠簸,累。
一口井做完,卢开辉瘫坐在地上,原来他说的拼,拼的是他自己。
望着卢开辉那身崭新的工装,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干的地方又泛起白花花的盐霜,任杰忍不住感慨:“班长,你这工装,一夏天10套都不够换。”
卢开辉叹口气,满脸歉疚:“就我特殊,多领3套,让领导为难了。”
任杰不解:“这才几个钱。领导有啥为难的?”
卢开辉摇摇头:“这不是钱的事,年年比大家多领3套,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一句话说得任杰不知如何回答,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跟着班长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干了7年,一年除了休假,天天开着班长的“坐骑”巡井。是他们,让最偏远的TH12536井站成为采油二厂最放心的井站之一。领导表扬卢开辉在小站扛起了“大安全”,并把他树为偏远井站个人先进典型,2024年还评了劳动模范。
夏季戈壁上太阳厉害,只要20天,人便被晒成炭人,红工装会晒成白色,磨损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卢开辉对工装的讲究,源自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刚开始时,他都是向后勤的同事借工装。后来,书记知道了,特批了他3套。
没想到,从来没有向单位提出过个人要求的卢开辉,却因这“特殊待遇”而不安。
任杰想劝班长别这么拼,又想让他别把多领工装的事放在心上。可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开口。前往下一个井场时,任杰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电瓶车,生怕坑坑洼洼的路面颠着班长。在他心里,班长的能干无人能及。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