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 电气安全隐患:
定期检查线路,安装漏电保护器,避免过载。
● 机械设备隐患:
加装防护装置,规范操作流程,定期维护。
● 火灾隐患:
配备灭火器材,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易燃物分类存放。
● 高空作业隐患:
使用安全带及防护网,设置警示标识,强化培训。
● 危险化学品隐患:
明确标识存储,穿戴防护装备,完善应急预案。
● 人为操作隐患:
加强安全培训,严格监管违规行为,优化作业流程。
隐患整改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机械化能减轻劳动强度,自动化能减少人身伤害的危险。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具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二)设置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及信号装置等。
(三)增强机械强度: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
(四)保证电气安全可靠:电气安全对策措施,通常包括防触电、防电气火灾爆炸和防静电等。保证电气安全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认证、备用电源、防触电、电气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五)机械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机器设备是生产的主要工具,在运转过程中免不了有零部件逐渐磨损或过早损坏问题,其结果不但使生产停顿,还可能使操作员工受到伤害。因此,要使机器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预防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经常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六)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工作场所就是员工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其他辅助设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的区域。完善的组织和合理的布局,不仅能够促进生产,而且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工作场所散落的金属屑、润滑油、乳化液、毛坯、半成品,地面不平整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七)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和作业类别,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作为补充对策。
(来源:安工院)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