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莉
“妈妈,下个月10号是奶奶生日,我们订草莓蛋糕好不好?”女儿们边翻着日历边问我。看着她们认真记下日期的样子,我仿佛看见30多年前的自己,踮着脚站在灶台边,等待那一碗飘着香甜气息的糖水氽蛋。
我生长在南方农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日蛋糕是橱窗里的奢侈品。但每个生日清晨,母亲总会变戏法似的端出一碗糖水氽蛋——金黄的荷包蛋卧在琥珀色的糖水里,碗底沉着几粒饱满的桂圆干。父亲擀饺子皮的声音和着糖水氽蛋的甜香,构成了我童年最温暖的生日记忆。
十岁那年,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生日要吃糖水氽蛋,她轻轻搅动着碗里的糖水说:“甜甜蜜蜜,长命百岁呀。你外婆生我时,家里穷得连红糖都要借,现在日子好了,更要记住这份甜。”后来我发现,每次父亲过生日,母亲都会给奶奶也做一碗糖水氽蛋,说“孩子的甜是娘给的”。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家,精美的蛋糕早已取代了糖水氽蛋。每逢家人生日,我仍坚持着某种“固执”:提前订好蛋糕,如果时间允许就带着孩子亲手制作。当蜡烛点亮时,孩子们会默契地把第一块蛋糕递给长辈。这个习惯源于某个生日,女儿看着蛋糕突然问:“妈妈出生时,外婆也喝糖水氽蛋了吗?”我把她搂在怀里,讲起当年外婆在产房里,外公连夜煮氽蛋的故事。
上个月母亲生日,女儿神秘地拉着我进厨房。灶台上摆着四碗糖水氽蛋,金黄的蛋黄在琥珀色的糖水中若隐若现。“我和妹妹跟外婆学的,她说要加桂圆才正宗。”女儿骄傲地宣布。70岁的母亲捧着碗,小口啜饮着糖水,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氽蛋的甜香中,三代人的幸福在这一刻重叠。
家风是什么?我想,就是糖水氽蛋里藏着的人生滋味:记住生活的甜,感恩给予甜蜜的人。现在孩子们会主动记录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不仅期待蛋糕的奶油香,更期待听长辈讲述那些关于爱与甜蜜的往事。这些平凡的时刻,就像这一碗糖水氽蛋,越品越有滋味。
当女儿提醒我“别忘了给奶奶送糖水氽蛋”时,我知道,这份甜蜜的传承已经在她心里生了根。就像当年糖水氽蛋的甜指引我找到回家的路,这些温暖的记忆终将成为孩子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行囊,陪伴他们走过人生每一程。
(作者来自浙江石油)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