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
“今天会议不一样,咱先搞个读书会热热身!”6月13日,酷暑蒸腾,石工建中原设计公司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烟台分站项目建设正酣。一如往常的项目推进会上,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董剑峰抱着一摞书风风火火走进会议室。
角落传来低声议论。“董书记,咱们都忙得脚打后脑勺了,还搞啥读书会呀?”刚从工地赶回来的电气技术员李耀元顶着汗津津的脑门,把工服外套往椅背一甩,有些不情愿。
邻座工艺技术员张秀丽托着腮漫不经心道:“可不是嘛,我这把老骨头连轴转,脑细胞都罢工啦!”会议室顿时飘起此起彼伏的笑声。
“看来大伙儿需要充充电。”老董笑眯眯抄起《情绪管理》,“书里说情绪就像弹簧,你越跟它较劲,它就拼命反弹……”清朗的声线如春风化雨,渐渐抚平躁动。李耀元转着笔若有所思,张秀丽托腮的指节松了力道,连老爱梗着脖子的工程师高小巍也直起身子侧耳倾听。末了,老董念起东坡居士的定场诗:“莫听穿林打叶声……”窗外机械轰鸣应和着书声,倒别有一番攻坚克难的气象。
谁也没想到,这“充电五分钟”的读书会竟成了之后每周大家最期待的保留节目。设计部赵煜举着《拖延心理学》眉飞色舞:“看我的‘战拖日志’!”工作笔记本上彩色标签如彩虹铺展,规规整整的时间管理表把“明日复明日”的拖延症治得服服帖帖;运行部刘文捧着《棉花糖实验》化身科学怪人,把自控力讲得比仪表盘参数还精准;财务部萌新杨涵讲《小王子》时,全场硬汉集体破防,意味深长地讨论起“爱与责任”。
有人不解:工期追得这么紧,何必挤时间读书?然而,在图纸堆成山的工位上,总藏着泛黄卷边的《麦田守望者》;焊花飞溅的工地旁,总夹着几页折角的《平凡的世界》。或许正如老董所说,越是滚石上山的时刻,越需要书香作绳,系住那颗在焦虑中飘摇的心。 当图纸与墨香共舞时,项目部不经意间开出了“文艺花”。
当烈日炙烤着工地时,那些被汗水浸软的书角却悄悄撑起一片荫凉。如同老董在读书会上念的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在负重前行的日子里,文字也能变成清凉的汽水,咕咚一口下去,又扛得住三公里的管线巡查。
(作者来自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