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在艰苦、单调的岁月里,是那个书店和老人,给了我生命中最温暖最难忘的陪伴。

最温暖的地方

2025-07-02 来源:中国石化报

王 鹏

在路两侧一眼望不到头的餐馆、超市等嘈杂氛围中,这家只有一间房大小的书店显得如此偏僻安静,甚至在很多从它身旁匆匆经过的人眼里,完全和四周的世界格格不入。

青海省茫崖行委辖镇的花土沟,因镇区周围诸多土质山包长年受风蚀雨刷形成菊花状沟槽而得名。32岁时,公司派遣我和几名同事分别带领一支录井队伍来到这里,进行石油勘探开发。

我们先后在北山、油沙山、尕斯库勒等区块施工。青海野外施工真的很艰苦,不仅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也非常差,高海拔下若不用压力锅做饭,蒸煮出来的食物都是夹生的。尽管之前在新疆地区工作过,但这里的艰苦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水土不服加之生活单调,情绪难免低落。直到遇到了它——这家门楣上挂着“无名书店”的地方,我才如同久旱逢甘霖。

每口井完井后,我们都要从一线返回花土沟基地,整理录井成果资料。一天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家书店,惊讶之余还有着莫名的欣喜。

店主是一位瘦瘦弱弱、戴着眼镜的老人,有些驼背,话语不多,慈眉善目。店里的书并不算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旧书,排列得整整齐齐。

但在我眼里,这个书店就是撒在荒漠中的一颗星。

索性,第一天的整个下午我就留在了那家书店。

读到的第一本书是《平凡的世界》。平素喜欢读书的我,很快就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

翻开这部被岁月磨出包浆的著作,触摸到的不仅是孙少安砖窑里的星火、孙少平煤矿中的矿灯,更是一种在泥土中扎根、在平凡生活中拼搏的生命姿态。我这样的普通石油人,在他们身上找到了精神共鸣:有一种追求,看似平凡渺小,却成就着不凡的业绩;有一种追求,看似朴实无华,却辉煌着一个人的一生。

不知何时,老人用一个简陋的杯子倒了茶水放在我身边,然后依旧安静地坐在一旁不发一言。

从书店里走出来时,已是暮色低垂了。

“在荒漠里,书比水还珍贵。”从此后,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对书店的依恋一发不可收。

《创业》《油脉》《尘埃落定》《活着》……除上井前从这里带走一本外,每次从井上下来,这里也必是我第一个拜访之地。

也许,没有在那种环境下工作生活过的人,体会不到读书竟然可以带给一个人那么多快乐、充实、幸福的感觉。

或许因为位置偏僻,或许因为人们多在忙碌奔波生计,每次书店里的人都很少,这反而给了我最自由最广阔的阅读空间。每次,那位店主也不急不躁,似乎完全不是为了盈利开的店。我能感受到,当我认真读书时他投射过来的欣慰目光。

石油工作变化大,在青海待的时间并不长,两年后我又调到了陕北。

可在青海的那两年时光里,记忆最深的,不是肆虐的山风、遍地的沙尘、战高温斗酷暑的种种经历,而是那间无名小店,还有那位几乎没有怎么交谈过的老人。

在艰苦、单调的岁月里,是它和他,给了我生命中最温暖最难忘的陪伴。

(作者来自经纬公司)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