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 伟
夏日傍晚,蚊子成群结队地飞舞,给炎热的天气增添了几分烦躁。然而,在我家,总有一股淡淡的草香,在烟火中缓缓升腾,那是爷爷和父亲正在忙着制作“火绳子”。这种被村里人称作“火绳子”的白蒿绳,是一种驱蚊工具。
制作“火绳子”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静默的仪式。父亲总是熟练地剪掉白蒿根部那些硬邦邦的光杆粗枝,挑拣出掺杂其中的草屑枯叶。而爷爷,则慢慢地将两股白蒿拧在一起,然后稳稳地踩在脚下,双手一前一后地搓动,很快,一截截“火绳子”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这样的“火绳子”,不仅能有效驱蚊,而且无烟无火,整夜不灭,对于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守护神,保护我们在夏夜里安然入睡。
今年夏天,家里又点起了多年未用的“火绳子”。原因是多日的雨水让蚊虫猖獗,即便是严实的房间也难以阻挡它们的侵扰。两个孩子身上被叮咬出了红疙瘩,痒得难以忍受。尽管试过灭蚊灯和蚊香,但效果甚微或担心安全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传统的方法。
爷爷虽然行动不便,但依然坚持让父亲割回来一捆捆白蒿,悉心反复拧搓。看着爷爷那认真的背影,我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时的我也是这样被爷爷用“火绳子”守护着。
夜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爷爷手里的“火绳子”不时吐出火芯子,发出清香的药材味,像极了檀香味,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孩子们的笑声,在这清香的烟雾中此起彼伏,而我,则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和家的温度。
从我上大学、工作离家到现在,孩子们再次被这份烟火里的爱所包围。虽然那骤然升起的青烟在岁月里慢慢淡去,但那清苦的草香味却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它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现代化产品的时代,我们依然能够找到这样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式,来对抗侵扰,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在烟火的熏染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在自然赋予的条件下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也许就是“火绳子”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作者来自中天合创)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