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圣 黄仪乐 赵心言
“报告调度长,当前4个长江外排口、44个公司内排口在线数据合格,公司应急池容量剩余84%,上游污水总量无明显上升。”6月28日,南京迎来一场大降雨,当值的扬子石化总调度员盛琪立刻将智慧管控中心的巨大电子屏切换到环保监测界面,并汇报全公司的环保和防汛动态。
为提升暴雨天气下环境风险防控的响应速度,扬子石化自主研发了“智慧环保地图”管控平台,在全域布设环境监测点位160余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差异化的风险预警规则、智能化的污染溯源策略、标准化的应急响应程序,精准防控暴雨可能造成的各类环境风险。从上游各生产装置、沿路地管排沟,到下游水处理厂及公司外排口,全公司的环保数据一目了然;一旦出现异常参数,系统能够秒级推送报警,各部门及对应生产装置协同处置。
“这套系统实现了从装置源头到处理末端的全流程智能监控。”安全环保部环保监督室管理员张文轩介绍。为打破数据传输壁垒,扬子石化在全厂区部署5G专用网络,为智慧防汛装上“高速神经”。地下雨污水管网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水质监测指标通过5G网络实时上传至智慧环保监测大屏,将原本所需三四个小时的等待时间直接缩短一半以上,每十几分钟就能更新一次数据,为快速切断异常水质源头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撑。
除此之外,扬子石化还为老雨水泵房、消化泵房、高密池微砂循环泵房等7座地下泵房安装水浸报警器,构建起智能预警安全屏障,有效提升了地下泵房的安全运行水平。这些高灵敏传感器24小时监测汛期低洼泵房的地面状况,一旦泵房出现异常积水,报警器会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向相关负责人推送预警短信,并按照“中控—生产副主任—设备副主任”三级响应序列自动拨打预警电话,大幅提高应急响应时效。
“我们正在加快智慧赋能,构建全链条防汛屏障。”安全环保部环保监督室副总工程师沈建勇说。目前,该公司已实现雨水分区域汇流,应急水处理能力超过50万立方米,各外排口均具备“可监测、可切断、可储存、可转输”功能,从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形成完整闭环。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