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首页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高层动态 电子报
媒体看石化 融媒作品 企业·动态 党建·政工 科技·人力 管理·法治 文化·生活
首页

全链条管控 破解成本困局

2025-07-11 来源:中国石化报

在全球经济下行与能源结构深刻调整的双重挑战下,炼化工程行业面临需求疲软、成本攀升与竞争白热化的严峻挑战。如何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降本增效?

南京工程通过构建“策划—执行—协同—考核”四位一体的精益管理体系,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益管理闭环,以系统化组合拳破解成本困局。

包明月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南京工程将全链条项目成本管控确立为提升管理效能与施工效率的核心战略支点,通过构建“策划—执行—协同—考核”四位一体的精益管理体系,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益管理闭环,以一套系统化的组合拳破解成本困局。

提前算账——从大概估算到心中有数

成本管控的关键在于“先谋后动”。针对过去成本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南京工程制定了《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部将公司下达的目标成本逐级分解至部门与个人,形成“人人肩上扛指标”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精准到岗、压力切实到人。

以中化泉州丙烯腈项目为例,项目团队创新建立材料、设备、工时的“三维数据库”,对各项成本进行精准测算。通过优化布局和集中采购,实现临设管理成本压降15%,窝工、降效等直接成本损失减少20%,结算周期缩短3个月。“过去施工前都是大概估算,现如今成本测算精确到‘分’,开工前就能算清明白账,心里更有数了。”项目负责人梅国才称赞道。

动态管控——从事后补救到实时纠偏

成本管理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实时校准、精准纠偏”的动态过程。南京工程建立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机制,将成本偏差、效率短板、分包风险等关键指标逐一过筛。季度分析聚焦项目整体经营指标,月度分析深入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等具体专业业务线条,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在分包结算流程上,南京工程通过优化审批环节等措施,分包付款效率提升20%,争议纠纷下降30%;今年以来,借助信息化平台对作业人员实行“技能+工效”双考核,关键岗位人效比2024年提升8%。中沙古雷罐区项目通过周度班组例会完成工效分析,清退低效班组3个,真正让“成本数据动起来、管理闭环严起来”。

协同聚力——从各自为战到全员降本

成本管控不是经营财务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公司的“协同战”。

公司技术部门作为降本智囊团,牵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临时设施布置和施工方法,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效率。以中沙古雷罐区项目为例,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及古雷地区台风雨季频发等挑战,技术人员采用管线工厂化预制、地面预制和集中安装等模块化施工方式,减少交叉作业近40%,管道安装工期较计划提前15天。

采购部门作为成本把关人,通过实施“战略集采+工厂化预制”策略,实现钢结构一体化采购成本下降12%、焊接量减少35%,显著提升了采购效率与施工效益。“以前现场焊花四溅,现在大部分构件都在工厂‘量身定制’完成,既省时又省钱。”中沙古雷罐区项目负责人邢晨说道。

施工部门强化现场协调管理,减少窝工损失,通过推行“零缺陷”管理,有效杜绝了返工与罚款现象,仅2024年就避免质量成本损失500万元,切实发挥了提质增效的“助推器”作用。

刚性考核——从“软约束”到“硬指标”

如何让成本管控从“软约束”转变为“硬指标”,确保管理要求从“纸上”落到“地上”? 南京工程以制度化、刚性化的考核机制为突破口,将成本管控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问责的硬杠杠。

公司建立四色“分级预警体系”,蓝色提醒、黄色警示、橙色整改、红色扣罚,动态监控项目效益、资金、合同资产、进度4项核心指标,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对于红色预警项目,要求必须限时整改并扣减绩效。对成本管控成效突出的标杆项目,公司大力推广其先进做法,并授予“标杆案例”称号。今年上半年,公司百元收入营业成本同比降低0.29元,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同时,他们将考核和员工利益紧紧绑在一起。成本管控成效直接与绩效奖金、干部评价、评优资格挂钩,确保风险管控措施真正见效,项目经营责任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刘小溪 )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